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关注
环形隧道

2023-04-14

今天来做城市辅助驾驶的 Gary Marcus,泼一泼冷水。 大家都知道,我可能是微博上最相信城市辅助驾驶价值的博主之一,看到中国有一批智能汽车品牌和供应商致力于在城市辅助驾驶领域有所作为,让人很振奋。 尤其是如草老师所说,以数据驱动的前装量产城市辅助驾驶生态,基本可以概括为特斯拉 + 中国品牌,这个生态没有在欧洲和北美长出来。 但为什么要泼冷水?上市公司的技术迭代,除了用户需求,还会受到各种不同变量的推动,比如说是股东施压、竞对施压甚至是舆论施压等等,很多公司会因为这些因素动作变形的。 城市辅助驾驶,使用场景相比高速/高架扩大数倍,对系统能力要求增加两个数量级,可能真的要一百倍的提升。 为了保证体验的下限,系统在城市里开到 60 甚至 80 km/h 都是必须的,这种速度下系统出现误检漏检或者别的什么 bug,可能会出现所有人都不愿意见到的悲剧。 AI Driver 一个 FSD Beta 低速撞上交通柱,不涉及任何人受伤的 Case,去年在北美热搜上晾了好几天。 对城市辅助驾驶,最理想的形态是又快又好,次优解是不够快但很好。一昧求快,本末倒置了。
环形隧道

2023-04-14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12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不是郑小康

不是郑小康

Model Y
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