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旌旗

Blood旌旗

关注
环形隧道

2023-04-19

《我跟余承东唠了会》 家人们,车展第二天,我居然跟遥遥领先的余总唠了一会儿,你们敢信? 刚刚跟@大吉 在问界展台扯淡,然后余总晃晃悠悠从友商展台看车回来,我胆子比较大,直接上前对线:“余总,我们是媒体,能浪费你几分钟,问点问题吗?” 余总心情很好,估计是发现自己依然遥遥领先,愉快的跟我们开始扯淡,现在快速记下一些关键点: ●路线问题: 如果有选择,余总说不会做智选车,做供应商不香吗?华为过去都是卖解决方案,非常顺畅。 现在主要是因为不可抗力,导致消费者业务收缩。 看汽车行业的时候,发现行业的产品定义能力不足,所以需要站出来,主导合作车型的产品定义,增强竞争力。 不然他们卖的不好,华为作为合作方也不好受。 HI模式也很希望做起来,他的观点很大气:“HI模式做好了,也不会跟问界竞争,会一起过去打其他对手。” 同时,HI模式也会参与产品定义,不然产品力有问题,影响解决方案销量,就是影响华为的利润。 本人理解:这点跟我之前理解不同,看来余总依然秉承华为一贯的高效商业思维,不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现在做的重了一点,主要还是因为业界还在探索期、犹豫期,他不得不出来。内部没有那么大分歧。 ●目前智选车的合作现状 跟奇瑞、江淮、北汽都在谈,各种尺寸的轿车、SUV 产品都有。 但是智选车会控制合作伙伴数量,基本上一种产品形态(比如 C 级轿车)只选一个合作伙伴,防止内部打架的问题。 问界会进一步提升品牌和渠道,他讲的很实在:目前品牌的问题还是消费者接受度,渠道目前效率也急需提高。 ●自动驾驶相关 余总说可能之前对王总的话理解有误,他们也是个人关系非常好的朋友。 我问余总对自动驾驶的临界点是怎么看,他的回答是:目前还要看国家的自动驾驶立法。 他个人希望国家在 2024-2025 能够法规落地,明确责任、义务、功能,帮助自动驾驶行业高效落地,争取 2025 大家正式商用“自动驾驶”。 谈到具体的传感器问题,余总认为激光雷达非常有必要,不会考虑用AI+视觉替换;因为 Lidar 的避障能力非常重要,华为极度重视安全。 ●智选车商业模式相关 无论是 HI路线还是智选车路线,核心能力都是软件,给传统车厂做智能化的赋能。 华为在 AI 大模型上非常有前瞻性—— “我当年主持发布盘古大模型,舆论上无人问津;结果 ChatGPT 一火,很多人又把那个发布会翻出来”。 年底的问界 M9,会在智能座舱上采用盘古大模型的成果。 智能化、自动化在生产上也极端重要,人多根本不是优势,生产线必须努力用自动化代替人力,这样才能做到更高的质量;因为人出错的概率太大了,一出问题,品牌无法承受。 现在赛力斯的质检等环节加入了华为的赋能,能提升了几个数量级。(换句话说:企业大了,质量不仅仅是效率,更是生命线) ●零零碎碎的观点 不可抗力只会越来越强,不能指望别人,必须自立自强。 他认为Model3 和 Model Y 的高度通用性,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难度,跟余总在手机行业的经验相通; 而且验证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哪怕是复杂的汽车行业,靠SKU极少的爆款也是可以做到世界第一的。 随着智能化、电动化的进程,造车的“花费”越来越少,远低于传统燃油车;但是“不造车”是华为一直以来的理念,目前就是用智选车和 HI模式来探索。 ●结语 这次对话,我个人感觉是什么?——又被站桩输出了。 余承东的思维速度极快,语速爆快,讲话气势十足,输出的信息量极大;能看出来,他已经建立了对汽车行业全面的认知框架,并且有极高的个人理解。 “车 BU 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跟谁合作,哪些路不能走......”从战略决策到战术安排,都想的非常清楚, 很惭愧,完全跟不上他的输出节奏,只能被动灌输;个人带宽有限,只能记住上面一点点内容。 也很高兴,中国的汽车行业有如此多的英雄豪杰涌进来,学习产业规律,改造产业能力。 40 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在 ICT、互联网等行业的巨大积累,已经多到溢出,开始有意无意地改造其他行业;赋能其他行业,从落后挨打到全面反攻。 中国品牌,电机驱动,智能浪潮......三合一之下——2023 年,一定会成为中国,不,全球汽车行业的转折之年。
环形隧道

2023-04-19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7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1
评论
Blood旌旗

Blood旌旗

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