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尼


关注
环形隧道
宝马 mini 冰淇淋事件你怎么看?
2023-04-21
关于冰淇淋事件,引援峰回路转老哥的话
昨天看到这个新闻,当时感觉还挺欢乐,我估计此刻宝马的老板们,可能死的心都有了,这俩老妹搞不好能载入史册。
宝马这几年内部情况可是相当的不好了,我碰巧认识一些”略有身份的朋友”,撇开面对公众的形象不说,宝马的决策层这些年都在为怎么活下去发愁. 太详细的说了可能得罪人,我就大略说说.由于一些各位自己猜得出的原因,德国汽车产业的资深工程师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德国人也是人,哪里钱多去哪里. 对宝马来说直接影响就是研发能力的断崖式下跌,宝马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独立研发整车的能力,用中国标准来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巴伐利亚汽车组装厂”。
燃油车咱们不讨论了,确定要禁售的东西,根
本不考虑全新开发.电动车里面,不管是核心
的三电,还是辅助驾驶,还是平台整合,宝马一
个都不掌握,全靠外包. 我曾经质问他们一个”有身份的人”,就你们这鸟空壳公司,有什么实质性的投资价值吗?人家苦思冥想了很久,想出来一条: 我们有百年基业,有品牌信仰. 翻译成白话就是,咱虽然没有技术了,但是咱有舔狗啊. 宝马核心竞争力还是有的,就是市场能力。
比如他们可以把”动力性能低下”包装成”平稳安全”.做为一个本来动力见长的车厂,动力弱,还 TM 有脸出来现,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 那么大家猜猜全球哪个市场,有一大堆沙雕舔狗,愿意为了 BMW 的牌子支付不合理的价格?
对.有且只有中国。
宝马中国是整个宝马集团事实上唯一还有盈利的分公司.当然财务可以各种操作让母公司貌似还活蹦乱跳.但是内部矛盾也是很多.宝马中国不愿意跟”宝马德国”尿一壶.这些人家的家丑就不多说了. 那么,一家事实上只有贴牌能力的厂最怕的是什么?公关事故.我奶奶说:”怕什么来什么”. 我的理解是,在社会中,你越是怕哪里不行,越是哪里出问题. 本来投资人对宝马能否在新时代找准定位就心存疑虑,对于其研发能力的丧失早就心里发虚.现在愿意持有股票主要还是考虑未来的并购价值. 说的直白点,就是大家认为中国的新秀有一天会出可观的价格把宝马收购了,以快速获得市场和品牌.就像XX收购VOLVO那样.这种收购案往往价格也不会太低. 但是这个前提是,你的品牌形象能坚持到被收购的那一天. 冰激淋事件会让大家更多一层疑虑: 这家烂公司不至于连基本的员工管理能力都不行了吧?
更可能有些人会怀疑里面有阴谋论,比如是不是有人故意想”搞”什么事情.品牌形象这玩意,说虚也是一夜就能垮塌的东西.可能这次”只是”一次股价暴跌,但是谁敢说没有下一次呢?
一家公司的衰退往往是人才的全方位下行,科研实力减弱后,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一起减弱. 讲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有一个中国最顶级的营销大师,他可以选择投靠王传福成就一代功业青史留名,或者是跑去 BMW 拯救一个不知道哪天倒闭的品牌.他会怎么选择呢?不言而喻吧。
众人拾柴火焰高,你烧的越旺,就越有人添柴. 社会上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多,雪中送炭的事情很少.得知 BMW 内幕的各方资源只会选择远离而不会选择帮助.这就是残酷的社会现实. 不过从历史大潮来看,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德国失去汽车工业是产业必然规律,这不是任何人可以左右的. 汽车属于典型的”大产业”,这种产业,规模是前提,有了规模再谈别的. 德国是个”省级”国,汽车消费能力相当于中国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随着中国内地消费能力的稳步提升,中国汽车消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在已经远远超过德国的规模,未来差距只会加大. 本国市场对于汽车工业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一个国家的汽车品牌,首先能占据的就是本国市场,而后才能以此为根基开拓国外市场. 能占据中国市场,已经是”世界级规模”的大企业,然后出海大杀四方的时候,相当于,大爷陪你玩玩.成败也没那么重要,就图个快活. 所以中国企业出海可以承担极大的风险,各种奇招怪招都敢上,反正不怕死.但是中小国家就不一样,德国的规模根本不足以养活一个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整个欧洲绑起来也不够.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对德国汽车并不是零成本无条件开放. 也就是说,他们来到中国的态度是,大爷赏口吃的吧.说中国人是 BMW 的社会爹绝对名副其实. 那么问题来了,BMW 拿出来伺候爹的态度没?
我们没有看到.明明只有丫鬟的命,非要摆上
小姐的架子,BMW 的前途如何,相信心明眼
亮的投资人想得出来。
其实从专业的角度说,现在 BMW 最佳的策略,是找到王传福,扑通跪下,爸爸,出钱把我买了吧. 这样百年老店的招牌加持顶级机电技术,搞不好还能续命一百年.不然等到中国顶流品牌完成自己的品牌建设,BMW 就算把裤衩脱了恐怕也没人看了. 当然这都是说说,现实中不可操作,不是BMW 的董事会想不出这么简单的招数,而是德国作死的绿党不让他们卖身. 这些”内幕”,知道的朋友应该都懂我说的是什么事. 不出意外的话,许多年以后,文人叙述轰轰烈烈的汽车产业史,会写下 2023 年,在上海这座魔幻都市,两个小姑娘,消灭了一个德国汽车品牌.
BMW 由盛转衰,走向没落,标志性的大众事件,可能就是这个冰激凌。这里我也隔空给包括 BMW 在内的德国汽车界朋友送一句忠告: 如果注定要被中国汽车F**K,不如放松点,享受这个过程,越反抗越容易受到伤害.人类最舒适的姿态,是躺平. 德国的工业规模,是不可能支撑电动汽车工业的.这就好比说,我在自家院子里面种了几颗蔬菜,虽然长势良好,成色也不错,但是如果我就此起了给超市签署蔬菜供货合同的念头也是瞎了心了. 在上一个时代,德国汽车可以创造历史,是因为中国还没有加入工业强国俱乐部.现在中国进来了,你该自觉让贤.被绞杀的血肉模糊,不如在良好的气氛中落幕. 放手也是一种解脱. 当前电动车的格局是中美争霸,美方顽强抵抗,日德这些小国压根没有入局资格.但很快就会是中国一家独霸.毕竟美国唯一能打的特斯拉,也是阿拉上海人养的。
我给德国朋友几个可以参考的产业历史.相
机曾经是日本独领风骚的行业.到了手机 AI
摄像时代,OPPO VIVO 争奇斗艳,华为小米各领风骚.留给日本人的只剩下出货量太小的
情怀市场.毕竟这些出货量上亿的巨头对芝
麻绿豆的用户群不感兴趣. LCD 液晶屏也曾经是日本的”立国产业”,但是随着京东方鲸吞市场,留给日本 LCD 产业的选择题只剩下退场姿势问题.不过京东方的朋友并不骄傲,他们说,其它国家还有 LCD 产业,就证明京东方做的不够好.我觉得很有道理.祝你们再接再厉. 小国不配玩大产业,不要讲什么公平,这个世界不公平,谁让你小的?但是如果身姿足够灵活,可以把自己定位成中国产业的卫星国,经济上把自己当成中国一个”海外省份”.与大中华共同复兴,不是挺好嘛?学学人家巴西,为了挣钱连看国足的话都说得出口.这才叫大智慧。
环形隧道
宝马 mini 冰淇淋事件你怎么看?
2023-04-21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相关推荐

卡兮卡



"评论区见"
10
2

Lemonblue

"我想吐槽"
5
评论

一笑而过


"评论区见"
4
3

flyingtide


"评论区见"
2
评论

幸福快乐

"评论区见"
2
评论

幸福快乐

"评论区见"
1
评论

daniel


"我想吐槽"
1
评论

幸福快乐

"评论区见"
1
评论

daniel


"我想吐槽"
1
评论

班尼


"我想吐槽"
1
评论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