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疆车载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公布了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该方案的特点是:以低至 32 TOPS 的算力和 7V/9V 的纯视觉配置,通过「强视觉在线实时感知、无高精地图依赖、无激光雷达依赖」实现包括城区记忆行车(32 TOPS)/ 城区领航驾驶(80 TOPS)在内的 L2+ 智能驾驶功能。同时,该纯视觉辅助驾驶系统也支持扩展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传感器,增强系统的安全冗余。
具体来看,大疆车载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具备以下特点:
- 算力门槛低,算法扎实:低至 32 TOPS 算力高效实现多种场景的智能驾驶功能;
- 功能丰富:可实现主动安全、行车辅助、泊车辅助、记忆泊车、跨层记忆泊车、记忆行车、高速领航驾驶,升级配置可实现城区领航驾驶;
- 传感器配置简洁高效:该方案基础配置为 7 V,包括一对大疆车载特有的前视惯导立体双目摄像头、一个后视单目摄像头、四个环视鱼眼摄像头,以强大的视觉在线实时感知和决策规划能力为基础,可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实现除城区领航驾驶之外的所有功能(可结合高精地图实现城区领航驾驶);
- 将算力提升至 80 TOPS,增加两个侧视单目摄像头,升级为 9 V,可以提升侧方动态车辆检测的能力,满足路口左右转、掉头、环岛通行等场景下的观测需求,摆脱高精地图实现包括城区领航驾驶在内的所有智能驾驶功能;
- 可拓展性强:该方案支持扩展算力至 200 TOPS,扩展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传感器,增强系统的安全冗余,并提升领高速领航与城区领航等高阶 L2+ 功能的舒适体验。
这一方案提供了多种阶梯配置,既让经济车型低门槛获得越级高阶智能功能,也可以面向中高端车型提供更好的智能驾驶体验,不同配置的量产成本,可合理覆盖 10 万到 30 万主流车型的需求,也可以根据高端车型定制。
据了解,该方案目前已处于可用状态,正与合作车企积极推进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大疆车载还在论坛活动中透露,目前已在为更高级别智能驾驶进行准备。大疆车载表示,将以基础的硬件构架实现核心智能驾驶功能,弱化对外部数据和昂贵传感器的依赖,减少对现实环境的假设,这是通向更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关键。

大疆车载如何做好智能驾驶 tier1?
据了解,大疆车载团队从 2016 年就开始了移动机器人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探索,2021 年「大疆车载」业务品牌正式官宣亮相,定位于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tier1)。
大疆车载的方案整体表现出「以基础的硬件构架实现智能驾驶核心功能」的特点,以「强视觉在线实时感知、弱高精地图依赖,少现实假设」的路径不断向更高阶智能驾驶体验演进,更适合中国市场上的主销价位车型。
具体来看,大疆车载的思路是:
-
以功能体验为本:大疆车载以最终用户功能体验为根本目标,避免在硬件上进行不提升体验的堆料,给车企和消费者带来负担,而是在算力、算法、传感器、数据层面突破。
-
多场景硬件复用:大疆车载认为高质量的 L2+ 体验必须是行泊一体的,同一套硬件处理在不同场景智能驾驶需求,而不是行车的时候泊车硬件配置闲着,泊车的时候行车的算力和传感器闲着。
-
极限压榨硬件潜力:大疆车载特有的前视惯导立体双目方案,与人类相似的视觉原理获得距离信息,生成稠密的点云,可识别任意类别障碍物;与其他视觉传感器配合以及极致的算法优化,高效利用所有的感知信息和算力;大疆车载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硬件上也较前代进行了升级(新双目通过增加偏振片和自标定能力取消了大遮光罩和固定连接杆),进一步提升了性能的同时降低了量产成本。
-
弱依赖,少假设:大疆车载深刻理解现实世界不是电子地图上的理想状态,将现实场景假设为理想状态无法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所以大疆车载强调智能驾驶「基本功」,即系以基础的硬件构架实现核心智能驾驶功能,弱化对外部数据和昂贵传感器的依赖,减少对现实环境的假设。
另外,在成本层面,大疆车载认为,L2+ 智能驾驶系统的总成本占整车售价的 5%—8% 是合理区间:低于 5%,性能过低仅在配置表呈现实际难以使用;高于 8%,对车企的成本控制和消费者的选购意愿都会带来挑战;这两种情况均不利于智能驾驶的普及。
因此,根据中国市场的主销车型价位分布,大疆车载认为。L2+ 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区间是 5,000元 到 15,000 元,必须在这个价位内高质量地实现 L2+ 智能驾驶体验——这样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本空间里,向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迭代。
大疆车载表示,将不断拓展与智能车产业上下游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做好智能驾驶 tier1 的角色,为产业上下游带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