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知新能源汽车

焉知新能源汽车

关注

2023 上海车展:动力电池企业刚柔并济,降本才是主旋律

环形隧道

2023-04-20

作者:慕慕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当下,除了引人关注的整车,动力电池也是不容忽视的关注点。

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电池厂商展示了哪些解决方案。

捷威动力「全浸没」海绵系统

捷威动力重磅亮相创新成果「海绵系统」,该系统在热管理方案和结构设计上带来了创新突破,具备高效热管理、高集成、高安全性能等特性。

此前,捷威动力曾基于软包电池 CTP 优势推出「积木电池」,通过电池结构的创新设计提高了电池空间利用,实现体积利用率提升 8%-12%,同时成本下降 10%-15%。

「海绵系统」则是在「积木电池」基础之上的又一次新的升级,是对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的进一步探索。

「海绵系统」可兼容「方形 & 软包」电芯,并基于「积木模组」的安全舱设计,达到精准温控、合理利用电池空间的功能。

基于电池技术、性能、安全、效率、成本等多维考量,捷威动力持续优化锂电池的结构创新,有效适应多个市场应用场景。

目前,捷威动力为应对市场需求,已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矩阵。

捷威动力保持软包电池优势的同时,还推出了方形系列电池,可同时兼顾三元、铁锂材料,硬壳方形电芯产品涵盖极柱上出系列、极柱侧出系列,应用面向于 BEV/PHEV/REEV/HEV 等新能源车型。

欣旺达动力「闪充电池」

车展期间,欣旺达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主题,展示了欣旺达动力携手行业生态合作伙伴实现超快充技术应用方案与落地案例,与各界人士共同交流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欣旺达发布了闪充电池产品解决方案,其方形闪充电池已实现量产,同时,其将于今年完成第一代圆柱闪充电池开发。

据了解,该款动力电池支持电动汽车续航 1000 公里,10 分钟可从 20% 充至 80% SOC。

发布会上,欣旺达动力与极氪汽车旗下威睿电动汽车(宁波)有限公司签署了超充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在超快充电池方面展开合作。

基于长期深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应用的持续研究,欣旺达动力全球首款超快充「闪充电池」具有超快充、欣安全、特耐用等特点,是欣旺达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突破,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的一次重要创新和引领。

展台的更多亮点包括:先导技术产品(钠离子电芯、固态电芯、大圆柱电池)、超全品类覆盖(BEV 超充产品、BEV 长续航产品、BEV 长寿命产品、HEV 高功率产品、储能电芯、汽车电子产品),以及智慧 “双碳” 理念(智能制造、循环经济、零碳工厂)等。

亿纬锂能高安全解决方案

亿纬锂能展示的 xHEV 乘用车解决方案采用行业首创的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电池 BMS 和 DC-DC 集成式一体设计,小身材大智慧,数字化设计迭代,具有高安全性,主动安全预警功能。

高标准安全验证包括热安全 + 结构安全 + 电气安全 + 电子安全 = 四重安全保证。

性能方面,采用三元高功率电芯,能在瞬间为整车提供强劲动力;集成式液冷和高效 MSP 加热膜技术,极致提升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电池系统性能和效率。

平台化设计匹配传统燃油车架构,兼顾成本和效用,达到高节油率(高压轻混 30% 的成本,获得 70% 的效能)。

寿命方面,采用自适应恒温均温管理实现超长寿命;安全预测模型和用户场景分析有助于实现全生命周期寿命预测。

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

此次展出的无钴电池包以自研无钴材料为正极,通过电化学体系优化和叠片设计,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性能,蜂巢能源还计划于 2023 年推出第二代层状无钴材料电池,预计成本与磷酸铁锂接近,续航里程可达到 800Km。

蜂巢能源无钴电池包的量产装车无疑对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无钴技术的推出,将有助于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摆脱对钴资源的长期依赖,同时还可助力动力电池明显降本。

蜂巢能源聚焦电池单体安全与系统安全双提升发布的全新一代的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 ——「龙鳞甲电池」也在本次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极致安全和极致成本的高性能电池。

同时,作为叠时代的引领者,蜂巢能源还将带来基于飞叠技术开发,从 L300 - L600 的全尺寸短刀电池产品。

这也是自 2019 年宣布电池全域短刀化以来,蜂巢短刀系列产品在大型车展上第一次全系亮相。

也将在本次车展首次展出其代表性便携式储能产品,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便携的户外储能用品,满足家庭用能需求。

新推出的「龙鳞甲电池」作为全新一代的高安全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单体安全和系统安全的双向提升,超高速叠片技术 3.0「飞叠」高锰铁镍电池和纳米网硅负极,以及蜂巢能源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开启了「动力电池 + 储能电池」双轮驱动战略。

宁德时代以创新技术实现降碳

宁德时代在上海车展宣布,将在 2025 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 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为了实现零碳战略,宁德时代将通过四大创新体系,在矿、大宗原材料、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电池系统五大关键节点实现技术降碳。

在此次车展上,宁德时代还展示了电池护照的详细内容,电池护照是物理电池的数字孪生,记录了包括电池信息、原材料信息、ESG 评价、供应链数据等多项内容。

未来通过扫描电池护照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查看到电池的各项信息,电池护照为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负责任的电池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发布全球首款搭载宁德时代 4C 麒麟电池的车型。

麒麟电池包采用全球首款正极高镍材料、负极加硅基材料的高比能电芯,电池包容量达到 140 度(kWh),CLTC 续航 822km。

此次搭载理想汽车的 4C 麒麟电池的亮点是「4C + 800V」,将重点解决电动汽车的快充难题。

宁德时代还介绍了电池包 AB 电芯混搭方案,它基于 BMS 全新算法,实现了在单个电池包中布置 AB 两种不同电芯的设计方案,AB 既可以是铁锂 + 三元,也可以是锂电池 + 钠电池,还可以是其他更多种不同组合的混搭,实现了结构创新。

这种设计突破了单一材料体系性能边界,实现优势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还展示了换电服务品牌 EVOGO 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换电块、换电站、换电 APP 三款产品,并具有一电多车、可充可换、按需租电。

该换电技术采用宁德时代研发的「巧克力换电块」作为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自由组合等特点。

4 月 19 日,CATL 在车展上发布了凝聚态电池,据悉该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达 500Wh/kg,实现电池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

CATL 针对超高比能化学材料的电化学反应变化,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此外,凝聚态电池还聚合了包括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使之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

埃安弹匣电池 2.0

埃安展示了为了加强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开发的弹匣电池 2.0 出超稳电极界面技术。这一全球首次实现的电池整包枪击不起火,首次解决了多电芯瞬时短路、爆裂性破坏等困难环境下的电池安全难题。

通过具有超高稳定性、超高耐热性的纳米陶瓷材料,大幅增加了电极界面韧性;复合集流体材料的应用,可以在热量聚集时快速坍缩,避免持续短路;同时,埃安还在弹匣电池 2.0 的电解液中加入了耐氧化阻燃剂,高温激活后,可捕获燃烧反应的自由基,断绝持续燃烧的条件。

在三重技术的防护下,电芯即便发生热失控,其升温速率也能降低 20%。除了提升电池本征安全性,埃安还与中国航天合作,开发了拥有隔热和相变吸热双重功能的阻热相变材料。

这种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相对常规材料提升了 10 倍,能在温度维持不变的基础上吸收大量的热量,配合网状纳米隔热材料,整体的隔热性能大幅度提升 40%。

另一方面,弹匣电池 2.0 采用了双层冷却系统,对电芯顶部和底部同时进行冷却,整体冷却效率可提升 80%,同时还降低了 75% 的上壳体温度,进一步保障了电池包上方乘员的安全。

瑞浦兰钧以创新「问顶」电池技术

瑞浦兰钧展示了 CTP PACK、大容量双排模组、STP 模组。记者来到瑞浦兰钧展台时,正好赶上其 158Ah 和 200Ah「问顶」电池的量产首发。

据了解「问顶」电池采用为瑞浦兰钧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问顶技术融合电芯结构技术、工艺技术及装备技术创新、内部电化学特征及稳定固液态界面的尖端技术,可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产品,实现双高电极的应用,并持续增强电池的能量特性及安全特性。

「问顶」电池的创新之处在于缩短极耳长度,改变其与转接片的连接方式,采用一体化焊接技术,使得电芯内部结构实现了一体化的连接,把原有的顶部空间由 15 毫米缩减到了 8 毫米,使空间利用率有效提升 7% 以上。

从电池内部结构来看,电池电芯的顶部基本上和盖板的下底面非常接近,这也是瑞浦兰钧将其命名为「问顶」电池的原因之一。

「问顶」电池的优势在于长续航、长寿命。其电芯通用技术能同时应用在磷酸铁锂和三元体系电芯上,让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突破 700 公里。

在三元电池上,问顶电池可以让中镍三元电池在兼顾高安全、长寿命的同时,续航里程突破 1000 公里,高镍三元动力电池的电动车有望突破 1200 公里。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