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章涟漪
编辑 | 邱锴俊
在舞蹈、诗朗诵等多个环节表演完成后, 5 月 20 日晚间,江淮终于公布了钇为 3 预售价格:两种续航版本、六款配置,起售价 9.79 万元。
作为江汽集团全新新能源品牌旗下首款车型, 钇为 3 定位纯电动小型车,上市后将与欧拉好猫、比亚迪海豚等车型展开正面竞争。
目前来看,钇为 3 在定价上低于好猫和海豚,但是车身尺寸上后两者占优。考虑到品牌号召力等因素,钇为想要从比亚迪、欧拉手中拿到更多市场份额,难度不小。
不过,钇为 3 此次为预售价格,新车将于 6 月 18 日正式上市,如果到时候在价格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下调,或许可以进一步刺激市场。
钇为 3 车型亮点不少
钇为,为英文纯电动车 EV 的谐音。
官方对命名的解释是:「钇」是首个被发现的稀土元素,致敬前沿核心科技;「为」代表「大有所为,大有作为」,代表钇为致力于推动中国智能电动领域发展的使命感与进取精神。

作为钇为品牌旗下首款车型,钇为 3 在外观上走的是「可爱路线」,新车采用「泡泡宇宙美学」理念,灵感来自宇宙间无处不在的泡泡元素。
动力上提供两种不同动力配置可选,全系均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组。其中, 405km 版本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 70kW,电池容量为 41kWh;而 505km 版本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 100kW,电池容量为 51.5kWh。 同时,全系支持直流快充,30 分钟可将电池的电量从 30%充至 80%。
内在核心技术上,则主要有三大亮点:智能化配置、蜂窝电池和九合一 DI 平台。
具体智能化方面,钇为 3 的智能座舱拥有 8G+64G 的存储空间,采用的是高通骁龙 6215 芯片,操作系统为与科大讯飞、华为联手定制的钇为 OS;智能驾驶则采用融合解决方案,整车配备了 3 个毫米波雷达、5 个摄像头以及 12 个超声波雷达,可实现 L2 级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电池方面是江汽集团重点介绍部分。其中,钇为 3 搭载的 0 热扩散蜂窝电池采用圆柱电芯的仿生学设计,拥有热隔绝、电隔离、热电解耦三大核心技术,实现了电芯不同生命阶段、不同失效模式、不同失效位置的 0 热扩散,有效避免电池包出现热失控引起自燃。
在江汽集团看来,电池安全的核心是解决热失控。「通过我们的实践结论,当下让电芯 100%不自燃挑战很大,就像汽车碰撞不可避免,只有采用被动安全技术才能解决电池包热失控。」

DI 平台打造则为江汽集团全球第二代纯电平台,定位纯电 A 级车,可满足续航 800 公里、10 分钟闪充 300 公里、车长 4 米以上等一系列性能。
此外,钇为 3 联手美的打造了「中央空调」全域热管理系统,兼具夏天制冷快、冬天制热快,能耗低、出风口温差波动小、噪音低和振动小等特点,整车低温续航最高提升 25%、节能 50%。
目前,钇为 3 已经陆续到店,今年下半年还将推出 600km 超长续航版。
未来 5 年,江淮钇为还将打造钇为 3、钇为 X3、钇为 5、钇为 X5 四款产品,分别满足增购和首购需求。
相比竞品价格优势不明显
「10 万元左右的智能电动汽车基本上是一个可填补式的蓝海市场。」钇为 3 全球预售发布会上,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过去的 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上半场,因电动车技术还在不断成熟,目前市场上已经呈现出「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式格局,用户要么选择便宜的代步车,要么购买昂贵的电动大玩具。
因此,李明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7-15 万元价格区间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正是在此判断下, 2023 年 4 月,钇为品牌成立,主要面向新能源最大规模的纯电动 A 级车市场,主攻 7-15 万元价格区间,目标人群为 20-35 岁,新一线到三线城市年收入在 30-40 万元的单身、已婚或成家的企事业单位、私企或外企白领。

确实诚如李明所说,近年来,A0 级市场热度、份额呈现回升趋势。 据乘联会公布的批发销量显示,A0 级纯电小型车 3 月份的批发量达到了 13.3 万台,同比实现 了 143%的增幅。
可以看出,实际上该市场玩家已经不少,最典型代表为比亚迪海豚、欧拉好猫和五菱缤果。
对比几款产品可以发现, 在尺寸定位上,钇为 3 低于比亚迪海豚和欧拉好猫,略高于五菱缤果。车身的长宽高分别为 4025×1770×1560mm,轴距为 2620mm。
在价格上,钇为 3 也是略低于比亚迪海豚和欧拉好猫,高于五菱缤果。新车预售价格区间在 9.79 万元至 12.99 万元。
整体来看,尽管钇为 3 搭载了同级别少见的热泵空调和 V2L 对外放电功能,但相比海豚、好猫和缤果优势不算明显。
实际上,在预售价格发布之前,官方直播间里,也不断有观众进行互动猜测价格,其中最低价以 8 万元 -9 万元居多;600km 续航版本则猜测 11 万元至 12 万元间。如果在公布正式价格时,能把价格进一步下压,或许在市场能有更大的竞争力。
不过,这也会更加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毕竟近年来江汽集团利润压力也非常大。
钇为品牌未来计划 IPO
新品牌、新平台、新产品之下,江汽集团对钇为品牌保有非常大期待的,希望能够通过它回归新能源销量前列。
李明在采访中表示,钇为 3 的销量目标是突破月销万辆水平。并且,钇为品牌未来还会考虑独立 IPO 上市。
显然,钇为品牌在江汽集团的战略地位很高。
很多人可能已经都要忘记了,在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推广阶段,江淮是最早参与的车企,且在一段时间内销量一直保持在排行榜前列。
不过,伴随着一大批新势力的崛起,车企们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越发「卷」起来,江淮逐渐掉队。
根据江淮汽车财报数据显示, 2022 年新能源累计销量为 19.3 万辆,同比增长 44%。但实际上这包含了蔚来全年 12.25 万辆销量,以及江淮大众旗下思皓品牌销量。 尽管如此,江淮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仍落后于新能源汽车市场 94.3%的增速。

另有终端数据显示,江淮 2022 年乘用车销量 8.41 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4.86 万辆,后者大部分销量来自思皓品牌。
与此同时,江淮乘用车与其他传统品牌相比,还存在「偏科」状况,只有纯电品牌在售,没有插混车型,且智能化程度弱,没有爆款车型。目前,江淮汽车旗下纯电动车型包含江淮 iEVA50、iEV7、思皓新能源等,车型均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23 年以来,江汽集团激进求变。
今年 4 月中旬,江汽集团举行乘用车新标揭幕暨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提出了「重整品牌架构,聚焦 JAC」,以及「无智能,不造车」等战略,希望再次回到新能源汽车的领先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