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关注

茶壶里煮饺子,极氪怎么倒出来?

极氪

2023-06-22

撰文 | Roomy

编辑|周长贤

如何成为一个豪华品牌?

6 月 17 日,诞生了 856 天的极氪,在 PPT 上抛出了这个问题。掌舵人安聪慧希望听听在场媒体的看法,说法不一,有说极氪品牌调性不突出,有说做好基本功再想品牌调性,核心点仍是「品牌,很难搞的」。

埃安的掌舵人古惠南,对此应该会认同。他说过,埃安要争取成为国内首个纯电车盈利品牌,但如何打造品牌,还在伤脑筋。

「二线豪华品牌如果能稍微认真学习一下 BBA 的基础能力,而不是天天搞什么生活方式,销量至少提升 30%以上。」前几天,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微博上,狠狠踩了一脚二线豪华品牌热衷的生活方式。

从极氪的沟通会,到李想的微博,可以看出,新旧势力已经不是泾渭分明,但仍存在着思维的不同。或许,就像岚图汽车 CEO 卢放说的那样,机制不同,但目的相同,「如何利用资源禀赋去应对市场竞争,可能是每一家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

从 2017 年项目组成立算起,埃安、极氪都诞生了 7 年的时间,从第一款车型算起,是两三年的时间。 这些传统车企打造的新品牌,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并开始思考品牌打造的事情。

极氪的思路,很直接,希望「用今天的豪华产品,直通昨天的豪华品牌」。埃安主打 20 万元市场,推出的高端品牌昊铂重心 30 万元以上市场,算盘打得不错。同样来自传统车企集团的新品牌阿维塔和智己,有殊途同归之意,希望用科技高配打出一番天地。说到这儿,似乎只有岚图,还在为「我该干什么」伤脑筋。

才两三款车,就想做品牌调性的事,早吗?让李想回答这个问题,肯定是早的。毕竟,已经做了几十年品牌塑造的二线豪华品牌们,都被李想嫌弃「不务正业」。

随着「世间再无蔚小理」的论调甚嚣尘上,各路品牌除了不得不考虑两件事:销量和盈利,还要思考从科技为底色的后浪里如何脱颖而出,证明「我是谁」。

那么,再次回到极氪 PPT 上的话,到底该如何打造一个豪华品牌?

还不到时候来回答。

茶壶里煮饺子,倒出来的才算饺子

怎么形容如今新品牌纷争的局面?

可以借用任正非的一句话,「十几万人瞄准同一个城墙口,持续冲锋,华为怎么做的?聚集在一个点上,就是快打慢。」

无论是极氪,还是阿维塔、埃安等品牌,都是采取集中在一个点上,快打慢。不过,每家选择的点不同。

作为长安集团推出的新品牌,阿维塔搭载了华为的智驾系统,成本贵,是圈内公认的。不过,高昂的成本也带来了高附加值,在极氪的沟通会上,提到阿维塔 11 的智驾感受,也是一片赞扬的声音。同样主打智驾的智己,也有一个明确的标签,成为「智驾领域的宝马」。

极氪怎么选?安聪慧一直在思考,是四平八稳,还是要大胆一些?

安聪慧拿出来几张照片。从 2017 年 5 月,P.M.A 项目团建,这是极氪品牌启航的起点,到 2020 年 11 月,ZERO 项目商业计划书,安聪慧开始思考 ZERO 的商业模式,再到极氪 001、极氪 009、极氪 X 上市。

几张照片,串联了六七年,一步步走来,最终,极氪选择了大胆。

大多数新品牌的打法,是推出中大型 SUV 车型,这是受众群体最广阔的一个细分市场,有利于新品牌从零开始,岚图 FREE、阿维塔 11、智己 L7,都是这个路径。

极氪没有顺大流推出中大型纯电 SUV,而是想「从最难处入手」。当时,安聪慧心里不算完全有底,在车型研发过程中,他在时刻审视着市场是否能接受。

在安聪慧的主导下,第一款车型极氪 001 是猎装版车型,第二款车型极氪 009 是一款售价在 50 万左右的 MPV,不仅消费者感到疑惑,连资本市场也不太理解。第三款车型,极氪 X 是一款紧凑型 SUV,再次让市场感到意外,极氪到底是什么路数?

担忧的声音不小。就像经济学家任泽平说小鹏那样,「小鹏销量下滑的背后,是品牌定位的跨度过大,导致用户黏性形成难,G3、P7、G9、P5 目标市场人群横跨各价位区间,且细分车型较多,产品分类多样导致品牌定位不清晰。」

目前,极氪推出的三款车型分布于不同的细分市场,第四款车型是轿车,属于新的细分市场,极氪怎么去做自己的品牌粘性?

「为什么不顺势推出中大型纯电 SUV?」「如果规划错了,用户不买账,怎么办?」行业发展这么快,声音那么多,安聪慧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推出大型 SUV,是被逼的。」多年的造车经验,以及市场历练,让安聪慧多了一份「不服气」。他时常想,为什么一定要跟着蔚小理的路线走?如果,极氪不推出大型纯电 SUV 车型,怎么站稳市场?用户着急、资本市场着急,那么理想主义,会不会不合时宜?

任正非常说,「市场不会给我们时间,等着我们成长起来,它从来不是谁的妈,从不仁慈,也不会有什么耐心,流泪不可能打动它,只有强者才能征服它。要想活下去,必须要能杀出一条血路。」

怎么杀出血路?「如果极氪想要被人记住的话,应该怎么做?」并不好回答。

「一定要把埃安做好,把它当作人生的最后一把梭哈。」就像把房子都抵押了,投了 2000 万元在埃安的古惠南一样,安聪慧也有着孤注一掷的决心,说极氪是他「最后一次创业」。

这样的创始人带领的团队,一开始就充满了狼性。极氪和埃安,走了相似的路线,独立品牌、独立运作、专有的工厂,什么都是独立的。这是让呼吁「国企改革要允许犯错,不能以底线思维去尝试创新」的卢放所羡慕的,「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都是异常灵活的、敢于变化的民营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每个都狼性十足。」

企业发展离不开狼性,狼性有三大优势,一是嗅觉敏锐;二是坚韧不拔、舍生忘死的进攻精神;三是团队意识。

「我们的团队必须做到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强化木桶效应,你不想成为第一,最好不要来极氪!」安聪慧希望,「理想且狼性」的极氪,能够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

在成为第一的过程中,极氪受到了诸多争议,也包括来自内部的声音。此前,团队曾激烈讨论,极氪 001 到底要不要用空气悬架。工程师支持上空气悬架,会带来产品力的提升,市场部门担心成本高昂,百万级豪车才有的配置,钱花了,消费者看不到怎么办。

在成本和市场之间,如何取舍?

安聪慧最后问了一句话,「好的产品,会担心没市场吗?」后来,极氪 001 上了空气悬架,用渐渐向好的销量,验证着当初的决定并不是「一拍脑袋」。

当然,打造出一款好产品,只是品牌缔造漫长过程中的第一步,要走的路很远,离极氪想要成为的「豪华」品牌,还有着九九八十一关要过。

业内担心,过于强调科技,反而丢掉了其他。就像小鹏目前的情况,在核心技术上遇到了瓶颈,自动驾驶技术光环不再,产品就变得中规中矩,销量下滑,亏损拉大。

但是,大家都在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不算饺子。怎么倒出来,考验极氪的本事。

其实,燃油车时代,豪华品牌一直是技术发展的火车头,这个逻辑在当下也从未动摇。在安聪慧看来,科技不是单纯的配置或成本的问题,而是奠定品牌塑造的选择。「我们走了一条又花钱、又花时间、又需要强大韧性的路线。」

当产品超越期待,眼前就是蓝海。

这一点,安聪慧心里有数。

迎着批评「照镜子 」

在场的媒体,对极氪的品牌打造有两个建议,一个是到时候说清楚自己是谁了,另一个则相反。后者认为现阶段的市场,仍旧属于销量定义品牌,等销量到了一定规模,品牌的打造自然水到渠成。

不同的建议,代表了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博弈,日渐同质化的科技基底里,需要一些不同的标签,比如,极氪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贴上的「豪华」标签。

燃油车时代,豪华的概念,已经被豪华品牌塑造得很清楚,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宝马的驾控,奔驰的舒适。显然,这只是 BBA 的标签,并非豪华品牌的全部内涵。

那么,在智能化的时代,豪华的概念,又该如何定义呢?我大胆猜测了一下,安聪慧应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品牌塑造,尤其是豪华品牌,除了科技的引领,还要有品牌文化的厚度,以及被李想所嫌弃的「生活方式」的长期迭加。

从 2021 年品牌推出算起,至今不满 3 岁,仅有三款车型的极氪,还不能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或者也可以说「资格还不够」。就像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所说,对于一个新生品牌而言,肯定先集中精力和资源做最重点的事,比如更关注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走了一千多天的极氪,目前最为明显的标签,是速度。这一点,极氪是承认的,在沟通会的第一张 PPT 里,就重点写了极氪的速度。

蔚来 2014 年品牌发布,直到 2018 年才开启第一款车型 ES8 的交付,首次交付仅 10 辆。小鹏与理想,从品牌发布到第一款车型交付,都用了四年半的时间。

「承接了蔚小理嫁衣的」极氪呢?

2021 年 4 月 15 日,极氪品牌与首款车型极氪 001 一同发布。192 天之后,第一批极氪 001 就在杭州湾工厂开启交付。从第 1 辆到第 10 万辆下线,极氪用时 548 天,创造了新能源品牌全新纪录。

速度,对一个新品牌来说,必不可少,但不能沉溺其中。

必须承认,在追求以快打慢的过程中,极氪犯下了一些错误。极氪 001 的交付中,在经历「变相涨价」「更换电机」「订单延期」之后,选装配置 EC 光感天幕事件,又被认为货不对板,等等事件,让极氪的口碑受到极大的挑战。

这是新品牌容易踩坑的地方。

此前,卢放反思岚图的路径时说,「曾经,我也要求我的团队不许犯错误,一件事儿必须把它干成。但是,随着我们进入软件等新领域后,我发现很多问题实际上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未知的领域,零失误确实比较难。」

无论是安聪慧,还是卢放,一天都是 24 小时,没有比其他人更多。极氪和岚图,要踩的坑,也一样。

「极氪确实有短板,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是十全十美的,五个手指都会不一样长。但是,千万不要误解了极氪。」林金文希望市场不要误解极氪,极氪就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十几年的经历,几十款车型都经历过了,我们知道中间的核心问题在哪儿。」安聪慧知道,「低下头,听用户说什么」,是当时极氪能做的为数不多的选择。

安聪慧分享的照片里,有一张是 2021 年深圳车展和用户的见面会合影,当时用户提了很多建议。「我真的很感动,车主给的建议和思路,有时候比我们想的还到位。」

此外,他还花了很多时间说更换 8155 芯片的故事。对于极氪来说,那时就像一条分水岭,处理不好,局面更难控制。市场不允许忽悠,极氪必须通过行动拿到结果,而不是用嘴。

2022 年 7 月 11 日,极氪进行 8155 芯片 0 元升级。安聪慧回忆,「当时内部团队讨论的时候,分歧较大,反对的声音很多,从不同层面考虑,大家觉得需要加一些钱,我仔细一想,还是不行。」

安聪慧居安思危的思想很强烈,也说得很坦诚,主机厂在定价的时候,一定不想降价,而是想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主机厂的责任,不能转嫁到用户身上。他希望,每一个极氪人,都要敢于迎着批评「照镜子」。

此前,埃安副总经理肖勇也说,「消费者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忽悠的,最终要靠强大的产品力赢得他们。」他认为,品牌向上是一个需要步步为营,脚踏实地的过程,比快,比技术,更比稳,埃安一定能留到最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 3 亿元给 2.5 万名车主免费升级 8155 车机,也算救了极氪一命。此后,极氪才算摆脱负面缠身,销量走上轨道。「极氪不是完美的,努力朝着完美的路上前进,越早经历阵痛,越能找到节奏。」说这话的安聪慧,和刚开始做极氪的他,已经是两种感觉。

在极氪 009 上市彩排的那天凌晨,安聪慧和团队围坐成一个圈。他们有希望,有忐忑,也有一些坚决。

大屏幕上写着,「用户期待什么, 产品就应该是什么样子」。

辗转了两年多,极氪摸清了「新造车」的门路,接下来的功课,有两个:一是保持产品的市场持续性,一是赚钱,打造品牌。

林金文说,极氪在大量做减法,「交易量,用户满意度,经营效益,和这三件事有关的,全部干,没有关系的一律砍掉。」

结语

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说,很多事情回头看才能把点连起来。

任正非曾自问,什么叫成功?他回答,「像日本企业那样,经历过九死一生还能好好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九死一生,极氪要走的路,还很长,要经历的磨难,还很多。

李想曾判断,2025 年底新车销量中新能源占比会达到 80%以上,新能源「五大常任理事」品牌将诞生。不用想,李想必然把理想也算进去了。

极氪会占得一席吗?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