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实验室

电车实验室

关注

长测计划|18.98 万买极氪 X 图个啥?

极氪 X

2023-07-20

撰文:高磊

编导:何嘉彦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车!

从首批试驾极氪 001、009,到精灵 1 号、3 号,吉利的 SEA 浩瀚架构在机械素质方面都给我留下了相当好的印象。作为一个相比「冰箱彩电大沙发」更看重汽车硬件本身的媒体,当极氪推出极氪 X 这样的「入 门级」小 SUV 的时候,我很难不对它动心。

其实对于自己的下一台车,我对它的「刚需」更多的是在于质感以及心情(当然还有预算),而对所谓空间、高阶自动驾驶方面,我的要求不高,够用就好。因此在今年 3 月极氪 X 的闭门品鉴会上,聚光灯下这台精致小巧的 SUV 就深得我心。只不过当时对它的价格预期较高,加之公关朋友也表示这车便宜不了(可能比 smart 贵),因此也就没太过记挂。

4 月 12 日,极氪 X 正式上市,18.98-22.98 万的价格算是个惊喜,3 个不同的车型配置也相当直观合理,两驱/四驱,四座/五座,区别仅此而已。

发布会后,当场下定。

-本期视频时长 4 分钟,点击下方播放按钮观看-

对于我的用车环境来说,日常上下班通勤高速为主,距离超 160 公里,因此对长续航的需求明显更大,标配的 L2 级驾驶辅助功能应该能满足日常需求。因此我 选择的车型是最入门的后驱 ME 版,CLTC 续航 560 公里,免费升级了 19 寸轮毂,因此车价依旧是非常「友好」的 18.98 万元。

之所以没选四驱,是因为我对于动力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尽管 20.98 万能买到一台 3.7 秒的超级钢炮这一点足够吸引,而后驱版 5.8 秒(实测 5.7 秒内)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已经比一台 330 都要快了。之所以没选择被称为极氪 X 招牌配置的四座版,是因为即便我对空间没有刚需,但座椅数量 5 个始终会更好用一些。另外,四座版可移动部件太多(滑移屏幕、滑移中岛),这些部件时间长了能否经受时间考验,还是个未知。

至于可选装的电动门、智能 B 柱、20 英寸轮毂,YAMAHA 音响,我个人并不感冒。毕竟此前的极氪 001,其电动门的体验真说不上好用,而 20 英寸轮毂+阿基菠萝四活塞卡钳,在爆胎风险以及换胎成本方面相比 19 寸都要明显上升,并且目前的 19 英寸轮毂配的都是马牌 EC6 轮胎,单活塞刹车也能做到百公里刹停距离 37 米内的成绩,这已经足够优秀了。

其实除了数据和配置,极氪 X 在设计和质感上都相当合我心意。4450mm 的车长,2750mm 的轴距数据非常克制。它的原型车诞生自瑞典哥德堡吉利全球设计中心,可以说整车设计相当完整,丝毫没有「虎头蛇尾」的感觉,而无边框+隐藏式水切的车门,车内大量不走寻常路的「心情装饰件」,让整车看起来设计感相当强。

而车内良好的人体工学设计,凸显出「全球车」的优势。此前我曾有一台国产品牌纯电车,因为定位原因(小型车),方向盘只能上下调节,无法前后推拉,因此对于我 183cm 的身高来说,始终难以找到适合的坐姿。而极氪 X 显然是考虑过身材高大的驾驶者,方向盘可拉出的幅度相当大,对我的身材更友好。此外,标配的前排座椅通风功能,真的是广东车主的福音。

此外,L2 级驾驶辅助能力,AR-HUD、香氛系统、后排出风口、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数据流量终身免费、质保期内免费道路救援等,全系车型均可享受,这才是豪华品牌应该有的样子。

这台价格不到 19 万元的纯电「小」SUV,成为了我们电车实验室的第一台长测车,当然,它更是我日常上下班代步通勤的交通工具。关于极氪 X,我将会持续分享用车体验、观察它在日常使用时的优缺点、OTA 升级情况,以及能耗表现。 我一直认为,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完美的车,适合自己的,就是一台好车。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