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卢伟嘉
小鹏终成「大雕」。
尽管 小鹏与大众牵手 并非是首次中外车企合作,但这一定是中国汽车史上一次振奋人心的突破。
这次大众汽车主动谋求合作,意味着中国汽车得到了世界舞台的认可,并且双方的合作方向非常明晰,合作结果更是值得我们期待。

大众汽车向小鹏汽车增资 7 亿美元,以每 ADS 15 美元的价格 收购小鹏汽车 4.99%的股权, 成为仅次于何小鹏和阿里巴巴控股集团的小鹏汽车第三大股东。
双方将 基于小鹏 G9 平台研发两款 B 级纯电车, 搭载小鹏智能座舱以及 XNGP 系统,预计在 2026 年投产挂着大众品牌 LOGO 在大众汽车渠道销售。

这次合作的双方是各有优势,但都陷于各自的困局当中。
小鹏汽车亏损严重, 今年第一季度营收 40.3 亿元,同比下降 45.9%,净亏损金额为 23.4 亿元,同比上涨 32.2%。同时品牌销量表现疲软,在产品线日益丰富的前提下,今年第一季度累计销量竟然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销量规模与蔚来和理想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 G6 在 6 月底上市后品牌销量才迎来增长点。

大众汽车虽在 2019 年就已经推出了 MEB 纯电平台,是最积极进行电气化改革的国际老牌车企,但如今 4 年时间过去了,其 电气化进程不如预期, 三电技术与智能座舱也明显落后于中国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以致于大众汽车集团今年上半年纯电汽车累计销量仅为 32 万辆。

可以看到,双方的合作来得很及时, 小鹏汽车亏损严重与大众汽车改革乏力单靠自身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 亟需借助外力进行破局。
在双方官宣合作之后, 小鹏汽车美股最高涨幅超过 40%, 收盘涨幅超 26%,港股收盘涨幅超过 33%。这波操作下来,小鹏汽车的「老股东」赢麻了。

2020 年,大众汽车虽然在华市场共交付车辆 318 万辆, 但 ID 家族交付量仅占 14 万辆,渗透率为 4.5%; 新能源车型销量仅有 20 万辆,渗透率为 6.4%,远远落后于中国市场 28%的新能源渗透率。
在燃油时代是王者,在纯电时代是绿叶,面对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假如大众汽车说不急那肯定是假的。
这正如大众汽车中国 CEO 贝瑞德所言,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 30%,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50%, 大众汽车集团要迅速抓住市场增长的巨大潜力。

好在大众汽车能够痛定思痛,在智能化领域受挫之后对症下药,合作对象选定了在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技术领先的小鹏汽车。
换言之,当年在中国市场成于主张本土化战略的大众汽车,在未来也会 强化「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 大众汽车意在通过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推动参与中国本土科技生态体系,为推出全新智能网联电动车型的进程再次提速。
对于大众汽车而言,与小鹏汽车合作的目的,无疑 是加速电气化改革进程,通过联合开发 实现产品高度本土化, 守护在中国市场的王者地位。

多年来饱受资金链短缺困扰的小鹏汽车,这一次获得了大众汽车的增资之后,除了可以缓解甚至是解决资金困扰之外,还可以吸收大众汽车在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成本控制等维度上的经验,以及借助大众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走上国际舞台。
而更重要的是,小鹏汽车成立至今押宝智能化的战略得到了肯定, 未来小鹏汽车必然会在智能化这条路上走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无论是以短期,还是长期的目光来看,此次「大与小」的合作都是双赢的状态,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让人期待的一次中外合作,甚至将此称之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次里程碑级别的突破也不为过。

比亚迪与丰田合作,吉利与 Smart 共创,奥迪与上汽牵手,大众增资小鹏...
很幸运,我们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 从以市场换技术,到弯道超车领先世界的转变。 在过去 30 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再从落后到领先,这无疑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此次「大」与「小」强强联手,必定会给到更多的国际车企,前来与中国车企深度合作的启示,假以时日,中国汽车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一定会 八面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