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weekly

autocarweekly

关注

哪个男人,年轻时没做过跑车梦呢?| 试驾

昊铂

2023-08-03

撰文 | 倪海峰

编辑|周长贤

读高中时:

一本汽车月刊, 45 元;

一天的早饭钱,5 元;

按理来说,9 天不吃早餐,才能攒够买书的钱。

年轻人长身体,不能不吃早饭,对汽车信息求知若渴,也不能不看汽车月刊,如何弥补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善良的老板指了条明路:

「角落里过季的汽车月刊,10 元一本,便宜卖给你!」

就这样,高中三年, 36 本汽车月刊,一本不差。正是这厚厚的 36 本书,完成了我汽车基础知识的积累,也为日后走向汽车媒体,成为一名褒贬不一的「车评人」,埋下希望的种子。

拜读这 36 本书,我有一个特殊习惯,就是在书本最后的车型报价页,用铅笔圈出 10 辆自己未来想买的车。微型车、轿车、SUV、MPV,不论价格,不限车型。

梦想嘛,总是可以如此天马行空。

几个月前,回老家整理这批书籍时发现,书本的内容早已被时代淘汰,但当年在书本尾页圈出的想买的车,却离得比任何时候更近。

有意思的是,每一本书被圈出的车型中,总有一款跑车。原来,这就是「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跑车梦」,最生动的诠释。

跑车梦,照进现实

30 多岁,是我最热爱的年纪,原因有二:

第一,相比 20 多岁的囊中羞涩,30 多岁有更强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更高的汽车价格。第二,10 多年前的梦想车型,已经成了二手车市场白菜价的代名词,当年花费数百万购置的豪车,如今不错的成色也只需十多万元或二十多万元,稍微蹦一蹦就能够到。

但,20 岁没买到的玩具,30 岁再买给你,你会保持当年的热爱吗?

得益于电动化技术浪潮的推波助澜,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自主纯电动跑车这一细分领域。20 多万元的售价,就能获得不到 5 秒的零百加速性能和夸张的造型设计,这在 5 年前根本不敢想象。

昊铂 GT 就是这样一款车。

炫酷的「剪刀门」、低趴的车身线条、夸张的电动升降尾翼以及原本只在超跑上才能出现的细条幅轮毂,如今,它们齐刷刷,在一台国产电动跑车上实现了集合。

对于外观的评价见仁见智,但实际开着昊铂 GT 上街,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超高的回头率。

不论是停在隔壁一起等红灯的司机,还是礼让时从车头横穿而过的行人,都会对这台独特的车型瞧上那么几眼。如果碰到对汽车感兴趣的小朋友,那么恭喜你,他们夸张的肢体动作,能让坐在车里的你嘴角咧到耳后根。

外行人会被它独特的造型以及开门方式吸引,但内行却会被昊铂 GT 的细节设计所打动。

由于没有内燃机,车辆的散热需求大大降低,因此绝大多数电动车都没有进气格栅。然而,炎炎夏日,车辆的空调散热器成了巨大的热源,原本为了降低风阻而打造的无进气格栅设计,成了阻碍散热的短板。

昊铂 GT 的工程师使用成本更高的主动式散热方案,也就是牌照框下方的两块隔板,它们可以通过电动自动控制开闭,以及根据实时散热需求,停留在不同的角度。

再看车头三个激光雷达,一个位于车顶中央,另外两个分别位于车辆翼子板上方。相比蔚来、智己的「犄角」,视觉上没有那么突兀,相比小鹏安装于前保险杠的方案,日常使用没有那么易损。在我看来,昊铂 GT 的激光雷达布局,应该是目前最佳的一种方式。

炫酷夸张的剪刀门自然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但实话说,抛开吸引眼球的作用之外,这种车门的便利程度,并不及普通车门。

在开启时,剪刀门会先往外伸展,再向上抬升,所需的空间并不比普通车门小,还要时刻注意低矮的车库顶部有没有障碍物。而在关门时,需要将身体探出车外,触碰到车门储物槽的电动关闭按键,剪刀门才会缓缓关上。

值得注意的是,剪刀门下方的尖角需要格外注意,稍不留神就会撞疼你的胳膊。好在昊铂 GT 工程师在车门上安装了两颗超声波雷达,一旦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发现障碍物,会及时停止。

再来聊聊这台车的尾翼,电动控制升降,在保时捷 Panamera 车型中需要花费 27500 元进行选配,而在昊铂 GT 这里则是全系标配。

你以为我要夸一夸这种设计,但实际上昊铂 GT 的工程师还是忘记了最重要的细节。

尾翼的目标是增加下压力,提升车辆在高速状态下尾部的稳定性。但昊铂 GT 的尾翼,与车身整个连接处都是实心的,也就是说,从车顶过来的高速气流,在尾翼这里形成了紊流,不但没有起到稳定车尾的目的,甚至还增加了风阻,增大了电耗。如此设计,的确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这些小问题在「炫酷跑车爱好者」眼里并不是阻碍他们购买的难题。相比造型带来的巨大虚荣心与满足感,这些小缺点又算什么呢?

进阶者,不止性能

燃油车时代,买车都要看发动机功率和零百加速时间,因为在那时候,这些都是稀缺资源,大排量多缸数发动机的专利被牢牢攥在少数几个汽车品牌手中。

然而进入到电动车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通过电机获得强大动力的方式相比内燃机简直太简单与容易了,因此加速性能成倍增长,而汽车价格却依旧和原来保持一致,甚至更加便宜。

在昊铂 GT 的配置清单中,清一色,全系都是单电机后驱的经典跑车模式。高配版车型搭载的高功率电机,参数为 250kW 和 430Nm,相当于燃油车 3.0T 的动力水准,百公里加速为 4.9 秒;而中低配车型搭载的低功率电机,参数为 180kW 和 355Nm,相当于燃油车 2.0T 的动力水准,百公里加速为 6.5 秒。

不论低配还是高配,应对日常驾驶,甚至车主偶尔的小疯狂,都绰绰有余。

昊铂 GT 为了做好跑车人设,甚至采用双叉臂的前悬挂,配合五连杆后独立悬挂,妥妥的跑车经典底盘搭配。

不过,可能受制于底盘调校的功底,这套经典底盘搭配在驾驶时并未发挥出期待中的水准。有那么一些驾驶乐趣,但并不浓郁,即便切换到运动模式,也更像是一台磨平棱角的家用车,而不是性能跑车。

所以,注重操控的朋友,可能要对这辆昊铂 GT 失望了。

这里还有一个使用过程中的小问题,那就是昊铂 GT 为了追求跑车特有的低趴风格,车身高度并不高。但电动车的底盘被电池厚度「吃掉」一大块,这就导致留给乘坐者的空间不很充裕。

昊铂 GT 的工程师,采用了全景天窗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后排乘客的窘迫感得到了缓解,但主驾位这一问题却愈发严重,甚至影响到了坐姿。方向盘虽然采用上下扁平设计,可向上调节,但会挡住仪表盘,向下调节,则会与驾驶者的右腿膝盖直接干涉,用起来有些别扭。

再来说说大家极为关心的智能辅助驾驶,作为 Aion 高端品牌,各种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红外夜视仪、先进算法都往上怼,昊铂 GT 几乎代表了广汽集团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顶尖水准。

实际体验下来,这套系统的表现不错,尤其是在跑长途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驾驶者的疲劳。不过相比小鹏 G6 和阿维塔 11 这些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选手,昊铂 GT 这套系统还是有不少需要提升的方面。

例如,在遇到车道线不清晰的状况时,昊铂 GT 的做法是简短语音提醒后直接退出智能驾驶系统,等车道线清晰后又自动恢复,把难题交给驾驶技术更高的人类,来弥补自己算法不足的问题,也算是一个靠谱方案。只是,驾驶者在开启智能驾驶辅助时,依旧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不能像某些小鹏 G6 车主一样,一边开车一边刷手机,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当然,衡量电动汽车性能的另一个维度是补能速度。

昊铂 GT 采用 800V 高压平台和碳化硅技术的融合,理论上 15 分钟能充入续航 450 公里的电能。

在活动现场,主办方准备了专用的充电场景,模拟快速补能的实际速度情境。在电量达到 19.4%时,电流为 386A,电压为 645V,瞬时充电功率为 249kW。这在当下电动汽车领域已经算非常「炸裂」的表现,因为即便比亚迪使用了两根充电枪,其充电峰值功率也不过在 250kW 左右徘徊。

更为震撼的是,以前我们只在国产手机上看到,电池电量肉眼可见的增长。而这一次,我们居然在电动汽车快充时看到这种情况,要知道,后者的电池容量可比前者大了上万倍,昊铂 GT 在快充方面做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结语

剪刀门、4.9 秒加速、GT 跑车造型、20 多万元的售价······

在十多年前的汽车杂志中,怎么也不会找到这种配置的车型,但出现在 2023 年的汽车市场,却并不令人意外。

面对昊铂 GT 的配置表和产品手册,我想了很久,到底谁才是这台车的目标消费群体?

此时,楼下一辆爆改思域带着天蝎排气独有的轰隆声疾驰而过,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为当年那群「鬼火少年」量身定制,等他们事业有成,攒足预算后,剪刀门的昊铂 GT,才能入他们的法眼。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