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ginians

Virginians

关注

腾势 X 车库众测:九十六小时深度体验后,我把它推荐给了外国友人

腾势 D9

2021-01-01

近日笔者有幸获得了长达四天四夜的「腾势 X」试驾机会,得以深度体验、研究了这款一年前才上市的纯电 SUV(当然咯,实际开车时间并没有 96 小时那么长,而在十小时左右)。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的用车感受。

首先想叙述的是,本人和「腾势」其实蛮有缘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大约在 2014 年年底(也就是初代腾势发布不久)「腾势」在「环球港」主入口一侧租用了一个店面展示“腾势”实车,恰好被逛商城的笔者发现,由此静态体验了一番初代腾势。

当时的感觉很不错:车子明显具有商务气质,隐约带着GLC的影子,设计得比较精致。在回答了若干问题之后,工作人员在一个大簿子上记录下了本人的联系方式,说事后会择日电话邀请试驾的。

然后……可惜没有然后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销售未能跟进,笔者始终未能等到满心期待的电话。要不然在有机会试驾以后,笔者很可能就成为第一代腾势的车主呢!

而当时拿到的精美图册却被笔者一直珍藏着,没有处理掉。在此郑重地请大家欣赏一下两代腾势画册同框——我想即便是职业的车媒体人也未必拿得出来吧!


之后笔者也数次路遇“腾势”——果不其然,被用作高端商务专车;也询问了司机的感受,回答说挺好的。

又过了若干年,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后浪一波波地赶着前浪,无一不在新能源车的赛道上努力争先,而腾势的声音却似乎渐渐听不到了。正在让人担忧这个品牌是否被放弃的时候,沉寂之后的「腾势」 厚积薄发,出人意外地于2019年年中推出了新一代概念车 Concept X 其造型颇为惊艳,令人眼睛一亮,对其正式上市充满期待和关注。

更为难得的是,这款概念车真的成功转化为量产车上市了!而量产车“腾势X”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概念车的精华,实属不易。

作为本次沪上试驾活动的最后一位体验者,笔者原本不准备说太多溢美之词的(因为好话都已被前面的车友说尽了,呵呵)。但「腾势X」确实有许多值得特别赞誉之处。

比如,笔者相当喜欢它的外观。虽说电动车大都有着不错的流线型,但那么大的一部7座SUV能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流畅,设计师的功力可谓出类拔萃,着实是种视觉享受。

车头正面有如鲶鱼般的圆润造型尤其具有科幻感,气质丝毫不输特斯拉。而且舱盖前缘的向下弧度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司机视线特别好、盲区比同尺寸同级别方头方脑的SUV小得多。


作为一款中型SUV,腾势 X 的尺寸只在汉兰达之上、不在其之下。但由于设计师的高明,侧面开起来完全感觉不到臃肿或说过于硕大,反倒是有种轻盈的感觉。

而最抓人眼球的就是那「大脚」了。市面上主流SUV中、低配一般采用18、17英寸轮毂,顶配、旗舰款的是19英寸,只有极少数能上20英寸大轮毂。

而「腾势」直接用上了 22 英寸特大号的豪华双色轮毂,越级秒杀了同侪。而且梅花版的轮毂造型相当别致,怎么看怎么舒服。

不过笔者一开始也有点担心这种设计是否会令轮毂质量过于集中于远离轴心的轮圈外侧从而导致转动惯量过大,进而加重能耗。经过仔细观察,笔者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从内侧可以看到轮辐采取了轻量化的设计。

这种镂空的设计同时也很直接地展示了赛车级的 Brembo 制动系统。我想哪怕是个完全的车盲,但请他看一眼车这超大号的刹车盘、看一看着呈悬臂状排列的打孔和巨大的卡钳,他也会立刻明白,这车不一样、不一样!厂家肯在这块下成本,诚意十足,毕竟好马不仅动力要好、能跑得快,还要刹得住。

所以这个「百万级别」的刹车绝对对得起这车「性能车」的定位,对得起尾门上 Performance 的字样。「设置中刹车力度有标准、舒适两档可选——可能是这刹车系统太强大的缘故吧,笔者实际体验下来觉得舒适模式就完全够用了」

和今年很火的某新晋新势力车企的大型「增程式电动车」SUV 相比,腾势走的是年轻运动的路线,不仅外观上更具动感,而且三电机的动力系统也更强给力。所以如果纯粹用作追求安稳的「奶爸」车,「腾势 X」实在是有些浪费了。

实际驾驶过程中,只有你敢不敢踩「油门」的问题,而没有动力够不够的担忧。虽然笔者此次体验过程中没有上过真正的高速公路,但在外环线上也开到了时速 100 公里,加速、超车随心所欲,简单地说就是非常好开。

特别是四驱加持,车子起步迅速而平稳,且没有明显的抬头现象;中段加速线性,不容易晕车。而过弯、变道时几乎没有感受到侧倾现象,说明悬挂系统非常扎实,厂商在底盘调教方面下了真功夫。

为了 「景仰」一番这牛X的底盘,笔者特意找机会升车查看了一下。如图可见,虽然没有机械式发动机,但前部发动机舱下面还是配备了完整的护板,值得点赞。中段是平整的电池组,防护到位。后轴部分倒是没有护板,有点遗憾,不过也可以理解,地面如果有什么很高的异物凸起,还未等它们侵入后电机等位置,估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它们早已被前面的底盘部分给碾平了。


对了,整备状态下底盘的最小离地高度大约有 20 厘米——这虽然不值得炫耀,却是实打实的,毕竟你能看到的电池包就是实实在在的最低位置,再无其他莫名其妙的凸出了。过个坎、上马路牙子等根本不在话下。

打开车门,会发现它们是一体式的(而非焊接车门)。笔者特别留心试了一下,确认前后车门均有三个限位,厚道!

进入车内,最亮眼的就是那 15.6 吋全高清的中控大屏,明显和特斯拉对标的,也同样能旋转90度至竖置状态。


这个大屏是本车的灵魂所在,可以进行车辆设置、音视频播放、空调开关、导航等等各种操作。当然,你也可以用语音控制。


若觉得大屏碍眼可将其彻底关闭。此时一旦有人或车接近至危险距离时 360 度全景会主动点亮,挺智能的。

特别要说的是,本车自带空气净化功能。上周上海的空气也不太好,遭遇了几天雾霾。当笔者打开车门进入车内、发动车辆后,由于并未立刻开启空调,过了一会儿大屏上就会提示「车内细颗粒物浓度高,是否开启净化功能」若是拒绝这一提示,过一会儿它还会再此出现(这种关心人的健康的贴心给人的感觉很好)。

而开始净化功能(空调或通风)后,不一会儿车内空气的 PM2.5 浓度就会快速下降(请注意大屏左上角所显示的车内外空气污染指数)。



必须表扬的是中央无线充电格足够宽大,本人 6.5 英寸显示屏的手机(如今的普通尺寸手机)放置其中,左右空间绰绰有余(要知道本人看过的其他这两年才推出的车型中也有自带无线充电格的,但手机居然已不能平放,因为宽度已经不够了,只能说其设计师的预见力还是弱了点。)

但要能将上方三个空调出风口中间的那个去除(本人觉得多余了),将无线充电格改为改为现在更流行的竖置式,会更加实用。

再说一下外部充电口:
打开充电口盖,里面的LED便会亮起白光,起到照明作用。

当插上充电枪待命时,灯会变成黄色。而当正式开始充电后又会变成绿色的模式,很漂亮。



必须提醒小伙伴的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快充。因为“腾势X”电池包的容量有80多度,如是亏电严重,3KW的慢充要24小时(也就是整整一天)以上才能充满,太慢了!

至于电耗,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启动车辆后若是不开空调,基本就没什么能耗,仪表盘左侧会显示功耗为 0 KW;若是开启通风或是轻度使用空调,功率为 1 KW;若是重度使用空调(譬如现在冬季暖风开得很足),则为 2 KW。以上便是此车的基础能耗,供大家参考。



关于续航,此次体验期间本人在公共充电桩上一共充 153.63 元的电((一度电1.8元),行驶了263公里(取车是电量为 26%,还车时为33%)。粗算下来,每公里费用为五毛多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几天里所经历的堵车路段较多);若是车主自有独立充电桩、能在夜晚谷时充电,则每公里的用车费用可以降到一毛钱左右。

其他一些功能,本人就不做赘述了,一笔带过吧:
全车包括大灯、全气候灯、后雾灯等都是 LED。前雾灯(全气候灯)兼做转向辅助灯。
至于 ACC、车道保持等驾驶辅助功能以及 FCW、侧方来车提醒等主动安全配置一应俱全。驾车过程中笔者也都测试体验了,表现中规中矩,堪用!
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毕竟现在还没有 L5 级别的自动驾驶,任何情况下都得全神贯注。比如在上海外环上驾车时,右侧前方的超长大货车变线进入我车前方。由于对方车身很长,其车头虽已完全进入我车道、但距离还挺远,因而我车并未侦测到异物侵入、并未自动减速。问题是对方的车身以及车尾部分也已有一半并入我方车道,就在我车右前方很近处,最终本人不得不狠踩刹车、主动减速。所以,驾驶辅助虽好,现阶段还需牢记「以我为主」。
另外,“腾势X”貌似不具备打方向灯后自动变道的功能?不知有没有小伙伴摸索出这个功能的——至少笔者没有。

好话说了,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自然也有。以下便是给厂家的建议:

  • 头一天晚上开回家略显尴尬,由于我开纯电动车的经验不多,所以没太在意充电这个事情,导致表显剩余 20 km 的时候车辆已经开始限速。

这里我建议大家最好打个提前量,如果实在遇到开不到充电站的情况也不用着急,纯电动车型可以要求打自己的保险公司电话让他们提供拖车服务,他们可以帮你把车拖到有充电站的地方去。

  • 感觉近光灯照度度不足,而且高度不能调整。

  • 360全景的合成效果还不错,但是摄像头清晰度略微欠佳,不过像挪车以及通过较窄的路段提供参考的还是可以胜任的。听说厂家已经针对这个情况有了改良方案,后续应该会把这个问题解决。

  • 自带的行车记录仪效果一般,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建议大家另外购置。

  • 夜间行车时,全液晶仪表盘(以及中控大屏)即便亮度调得最暗在左侧车窗上有明显反光,影响视线和行车安全。

  • 中控大屏转动 90 度并不适用,想不出什么必须的应用场景(尽管特斯拉就是这么设计的,但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而且很多操作按钮设置在宽屏最远端,点多了累手。若是能朝向驾驶席或副驾驶转动,会更加实用——这是笔者最希望得到的改进点之一。
    另外,目前手机都是 Full HD 起板的,这么大个 15.6 英寸的屏幕 1920*1080 分辨率已不够细腻。且远端因可视角度的问题已略有色差。建议升级屏幕分辨率和材质。

  • 车机系统有可赞扬之处,比如能可解码 4K 视频,但还需优化。比如U盘视频无法全屏播放(如图,下方留有操控栏);比如手机连接蓝牙后可用大屏接打电话,但不能设置使用那个电话卡拨号;比如连接蓝牙以后微信语音听不到了;比如播放 U 盘视频、音频文件不能以文件夹的形式浏览,不能直接播放「下一个」而一定要先退出等等。

  • 后窗无喷水和雨刮——因为是溜背的造型,可以理解。但加上后或许更美好?

  • 车门扶手处没有储物槽(只有下方才有储物格),不方便。

  • 「陡坡缓降」很有用,但开启后车速也太慢了——可以适当再放宽点速度。

  • 倒车时两侧后视镜下翻的功能很使用,但若能下翻得能更彻底一些更好。

  • 车内氛围灯颜色可调,很好很温馨——但并不是操作界面中的无级(21级)可调,而只是7个颜色。感觉这里有点不诚实、耍小聪明了。


    或许大家会注意到尾门处的凹陷——这可不是笔者弄的、拿到车时就是这样的哦!应当是之前的某位车友体验时被追尾了,或是倒车时没掌握好距离……

另外,关于这车究竟是不是全新一代「唐」的换脸车,笔者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回避——用北方话说就是「比亚迪怎么啦」比亚迪怎么啦!全新一代唐也是豪车啊!”而用上海话说就是「比亚迪不坍台啊」 毋庸讳言,腾势 X 在比亚迪工厂与唐同线生产,两者轴距、前后轮距、乃至车宽、车高都完全一致(唯有车长因前脸长得不一样而有 20mm 的细微差别),所以实事求是地说,你完全不能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

话说笔者从 S6 开始就一直关注比亚迪的 SUV,眼见比亚迪不断升级迭代,走通了从模仿、改进到自主研发的道路,并且早早布局新能源车,一直倾力于研发。无论是电池、动力系统还是车机,比亚迪都掌握核心科技,能自主生产而不求人。完全可以称认真造车的“比亚迪”是国产车中的骄傲;能被奔驰认可,也足以证明其实力。

另一方面,腾势 X 只在奔驰 4S 店与奔驰汽车同台展示、同店销售,保养也是在奔驰做的。也就是说腾势车主所获得的售前、售后体验与奔驰车主完全相同,奔驰车主能享受到的贵宾服务,腾势车主也都有,这难道不香么?

必须承认的是,一开始笔者也搞不清奔驰、比亚迪 50% 对 50% 合资创立“腾势”品牌究竟是处于何种考量,担心新品牌会和他们自有车型打架、竞争。最近才看明白,其实把“腾势”视作奔驰请比亚迪代工的电动车品牌更合适。

毕竟,一百三十多年的老字号奔驰想要涉足新能源车领域,起步的时候还是略有顾虑的,因为弄不好的话会砸了自家的牌子。所以另创一个子品牌的方法更保险。

打一个比较俗的比喻,腾势的爸爸是奔驰(腾势只在奔驰店销售、等于说是跟着奔驰姓,而且由奔驰设计师操刀——Styled by Mercedes-Benz)、妈妈是比亚迪(由比亚迪代工、在比亚迪工厂制造),结合了两者的优秀基因,品质绝对有保证。

最后,笔者想对「42号车库」以及厂家表示感谢:

作为众多车媒体中的后起之秀「42号车库」独辟蹊径、专注于新能源车;并不过分纠结于品牌、厂商的过往,而面向未来、重点关注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而且「42 号车库」注重与车友互动,建立了很多讨论区,为车友提供了许多试驾体验机会(本人之前还参加过 42 号车库」所组织的理想 ONE 试驾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本次取车时亲眼目睹办公室中“42号车库”团队热火朝天的干劲,气氛感人。相信日后的发展一定会会越来越好!

而腾势能将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媒体和潜在用户进行深度体验、评测,无疑体现了厂家的自信!顺便提一下,体验过程中笔者的朋友正好问起有什么国产电动车可以推荐给老外的——他们的以色列老板正巧问起此事、有意进口中国电动车至欧洲市场销售。

笔者毫不犹豫地给他们推荐了腾势(当然也还推荐了一些笔者体验过的其他品牌。),明确地跟他们说这车可以和特斯拉一拼。

另外,2014 年上市的初代腾势的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为 253 公里,而 2019 年上市的腾势 X 达到了 500 公里以上——也就是说,五年来纯电里程翻了一番!我们是否同样可以期待,腾势下一款车能给我们带来同样的惊喜?五年以后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再翻番、越过 1000 公里的门槛?

此外还要特别感谢和我对接的马先生,事前事后都相当敬业。还车后他还陪同笔者去附近的奔驰门店了解了一下腾势 X 的售价——跟大家透露一声,现在的优惠力度相当大哦。

最后,预祝大家新年快乐!愿2021全年世界太平、人人无恙!祝各位车友驾车愉快!

H. W.
2020.12.29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