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Max

AutocarMax

关注

再获资本市场认可,这家出行公司做对了四步

环形隧道

2021-08-06

作者:匡吉

在国内的出行公司中,享道出行有两大特点:行事低调、业务全面。

所谓低调,有目共睹。自 2018 年 4 月成立至今,享道出行只举行过两次新闻发布会和一次品牌焕新发布会,其高层接受媒体采访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用享道出行 CEO 吴冰的话来说,「希望能够做到业务具有一定的规模,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的情况下,我们再做一些交流。」

也正是由于低调,外界很难看清享道出行的业务布局之全面,更难窥其堂奥。

作为上汽集团共享化战略的担当,享道出行是业内首家全面覆盖网约车、企业用车、个人租车、出租车四大业务板块的平台。

其投资人队伍也很强大,除了上汽集团的战略投资,在去年底的 A 轮融资中,出现了阿里巴巴、宁德时代两大巨头的身影。

8 月 4 日,享道出行再次得到资本市场的垂青,首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享道 1 号」 成功发行,融资规模为 5 亿元,获得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超额认购。

在举行仪式之前,吴冰与几家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展示了享道出行的战略布局、业务进展与对未来出行的思考。

作为上汽移动出行平台的试验田,享道出行成立之初,只有一块网约车业务:享道专车,于 2018 年 12 月在上海正式启动运营。

2019 年 5 月 30 日,享道出行整合了上汽集团的企业租车业务,推出子品牌 「享道租车」,由此形成了企业出行服务和个人出行服务的 「双轮驱动」 战略布局。

2020 年 9 月 28 日,由上海市政府指导,上汽集团打造,并由享道出行技术赋能的上海市出租车统一平台 「申程出行」 上线。

2020 年 12 月 18 日,享道出行在平台战略升级发布会上发布了 「享道时租」 业务,该业务整合自上汽集团最早推出的共享化战略创新业务 EVCARD。

至此,享道出行完成了网约车、企业级专车、出租车包括个人租车全场景的出行综合体布局。具体而言,这四项主要业务的定位是:

・专车服务平台 「享道专车」—— 为个人用户提供安全合规、高效舒适的网约车出行服务;
・企业级出行服务运营商 「享道租车」—— 为企业级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用车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用车难、管理难的问题,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全时共享租车平台 「享道时租」—— 为个人用户提供灵活、个性化的租车服务,该服务由上汽集团旗下在线全时、全场景租车服务平台 EVCARD 提供;
・申程出行 —— 通过技术赋能上海市出租车统一平台 「申程出行」,覆盖出租车业务,实现四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

在媒体沟通会上,吴冰逐一介绍了四大业务板块的进展与部分规划。

目前,享道出行专车业务已拥有超过 2000 万注册用户,覆盖上海、南京、杭州、郑州、合肥等 27 座城市,实现长三角一二线城市的全覆盖,完成长三角地区 「一核五圈」(以上海为核心,打通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城市布局,其中在上海、郑州、苏州、杭州、宁波五地专车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

享道租车业务已经覆盖国内 154 个城市,服务超过 2200 家企业用户。吴冰认为,未来几年企业级的出行是快速增长的业务,同时它也能做到业务和盈利、收入有正向的关系。关于这块业务,我们在下文再重点介绍。

关于时租业务,在沟通会上虽然涉及最少,但我们看到了一些变化。「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把它做了业务模式上的一些调整,除了提供分时以外,更多地提供日租、周租。」 吴冰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 to C 租车的使用率和周转率。

第四大板块 「申程出行」 虽然启动最晚,却发展迅速。目前,在上海市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 150 万,覆盖全上海 5 万 + 出租司机,占上海出租车司机总体量的 90%。

申程出行通过首创的 「一键叫车」 和大字模式等为老适老的服务功能,形成 「申程模式」,帮助老年人跨越数据鸿沟,解决打车难题。

吴冰说,上海出租车既是城市名片也是全国出租车行业改革的风向标,而申程出行是享道出行对外技术赋能和运营赋能的一个实体,它也承载了上海市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任。

他判断,未来的出租车网巡一体化可能是这个行业发展的趋势。不过,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包括车队管理模式上。

「我们希望在上海通过政府项目的实践,能够寻找出一条网约车和出租车一体化管理和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未来如果在上海能够做成,我觉得对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推广也是有机会的。」 吴冰透露,「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城市在关注申程出行的业务模式,纷纷跟我们联系,希望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但他认为,各个城市对于城市出租车的管理思路可能也不太一样,希望能够在上海先把出租车统一平台做好,以后再根据各个城市的数据看看对外进行模式或者技术的输出。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项业务在中台、后台和用户数据上是完全打通的,不管是租车还是网约车,都有统一的用户账号,和一体化的体验。

在融资方面,享道出行也很稳健。

2020 年底,享道出行完成了超 3 亿元 A 轮战略融资,由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共同投资,完成了享道出行资本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的升级转变。

除了资本支持,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数据技术、差异化模式探索等方面与享道出行展开进一步深度合作,助力完善 「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 布局。

8 月 4 日,享道出行再次赢得资本市场认可,首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享道 1 号」 成立,融资规模为 5 亿元,获得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超额认购,优先级认购倍数达 3.05 倍。

据了解,该项目的原始权益人为享道出行旗下聚焦企业出行服务子品牌享道租车。本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个经营性租赁资产证券化项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享道出行企业级出行业务的规模扩张、产研升级及创新项目落地等方面。

目前,享道租车已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企业级出行的运营商。其前身是成立于 1992 年的安吉汽车租赁公司。2018 年,为了上汽出行大平台的整合,上汽集团回购外方股东 AVIS 的股份,注入到享道出行大的业务架构当中,现在享道出行占安吉租赁 55% 以上的股份。

作为享道出行 「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 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享道租车致力于打造 「客户首选的企业级出行服务运营商」,目前业务覆盖国内 154 个城市,服务超过 2200 家企业用户,其中包括索尼中国、阿联酋航空等 300 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此外,享道租车还具备丰富的大型赛事、会务服务经验。今年以来,享道租车作为出行服务合作伙伴,先后为中超联赛 2021 赛季、上海国际车展、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上海科技节、浦江创新论坛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出行服务。

吴冰表示,随着 「享道 1 号」 的成功发行,享道出行将持续强化企业全场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日租、差旅、外勤、通勤、接送机、班车等个性化、即时化、碎片化的用车服务体验,为企业级出行领域的品质出行创造更多可能。

他认为,享道出行构建的全场景出行生态,是优质资产证券化项目强有力的保障。而通过构建低成本、多渠道、可持续性融资体系,「享道 1 号」 将对享道出行的后续发展与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意义。

与此同时,享道出行正在进行的 B 轮融资,将会有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加入。对于投资方,享道出行的选择标准有二:

第一,融资的规模跟业务发展的规模和资金的需求相关,希望参与的资方能够带来战略的资源和战略的价值。「如果仅仅是提供钱,然后获得高倍投资的回报,这暂时不是我们目前最看重的。」
第二,因为本身是战略协同关系,战略投资人不会干涉到业务的运营和发展。

吴冰透露,享道出行计划在未来 2-3 年内登陆国内资本市场。

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

媒体:享道这两年多来积累下来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吴冰:第一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运营 AI 的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数据的积累。第三是对互联网运营能力的积累。

媒体:享道租车成为享道出行下面的下属企业以后,为整个平台带来了什么?

吴冰:第一,通过技术的赋能让传统的租车行业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管理系统,用手机 APP 就可以轻松掌握车辆的信息,这在效率的提升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是车队,我们可以在大的循环当中进行调配,提升车辆的使用效率。

第三,企业级的用车两年三年以后,原来就是二手车处理掉,现在可以把这些车作为网约车再进行使用,这样的话车的周转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和丰富,有效降低了成本。

媒体:to B 和 to C 两种业务,从规模和盈利两个维度来看,有何区别?

吴冰:从业务增长的机会和业务增长的规模来看,一定是 to C 业务增长的规模会更大;从盈利的角度来说,to B 的业务盈利一定会更好,这就看一家公司如何平衡选择。to B 和 to C,我们希望是双轮驱动同时发展的,只是需要考虑怎么样把握好均衡性和业务的结构比例。

我们这样一个大的体量,在 B 端、C 端,运营端和需求端,不能有特别明显的缺失,但是在均衡的情况下,应该有一个方面是特别强的。未来供给端一定是我们的趋势,但是怎么做好我们还是在不断的探索过程当中。

媒体:未来 robotaxi 的规划是什么样子的?

吴冰:出行业务大的赛道当中,未来主要的玩家无非两类。一类是掌握流量、掌握用户的,需求端的玩家,这类玩家可能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另外一类玩家就是以供给端为核心的,它是以车及相关产业链为主的。

对于 robotaxi 来说,它是能够最后形成供给端技术优势的最终解决方案,我相信这是未来整车厂有机会真正在出行板块当中,实现非常自然的从造车到造车 + 出行转型的,很好的载体和终局。今年年底,我们会在上海和苏州有 robotaxi 的落地运营,明年可能会扩大到上海、苏州、深圳这三个城市。
图片

媒体:未来三五年,出行市场有哪些大的趋势或变化?

吴冰:第一,从定价角度来说会进入到更加理性的状态,不管这个理性的状态是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还是改革。

第二,未来运营的合规和规范性会比现在有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各个地方都在总结运营合规标准的合理性,这样会使从业者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竞争。

第三,出行的需求会更加的多元化,现在只有一个主流的供应商提供普遍的出行服务,未来出行会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出行产品和出行平台,出行产品会越来越多元化。

第四,供给端的改革,新的供给端的模式会出来,robotaxi 只是其中的一种,供给端的改革和技术的加持一定会显现出来。

现在小而美的公司有很多,只不过享道不单一追求小而美的状态。我相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整个出行市场会有可盈利的业务模式出现,相对一定规模的平台实现盈利一定是可以看见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