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换电站布设方向是什么?
秦力洪:到年底应该到 750 站,明年至少新增 550 个站,布局是三个方向并举,第一个是保有量比较大的地区,为了减少市场要大量布局;第二个要实现若干地区从 0 到 1 的覆盖,明年可能有 50 辆车的地方都要布局;第三高速布局,城际出行,也包括关建国道和城市的大环线。
李斌:其实目的地桩还有很大的空间,我发现很多 5A 级景区竟然都没有好的充电桩。
秦力洪:数字本身不重要,明年如果车卖得好,毛利高,多干点也是可以的,我们要回到出发的方向,认认真真地把用户出行的体验做到无死角、可以应对小概率事件,终局之战就是加电比加油更方便,我们没有放弃与燃油车的竞争。

2 、无人换电站是否需要三代站?是否都会铺?
秦力洪:我们的二代站支持无人值守,只是现在还没做到,比如现在和 NT1.0 平台的车的交互还没做好,以及有人破坏、恶劣天气、进小动物怎么办。二代站我们大概率会把无人值守这件事做下来,现在在上海我们会有几个站有人巡游、有人支援的情况下,在换电比较少的时间段做无人值守。
李斌:大家低估了换电的三个优势,第一是作为储能的优势,我们发现在欧洲作用还要大,中国可能一天只有一次波峰波谷,但是欧洲几乎随时价格都在变化,还支持虚拟电网,想象空间非常大;
第二是当自动驾驶成熟之后,它作为自动加电的设施,充电的反而插进去不好弄,还需要一个机器人,也许以后自动驾驶场景的情况下最先会从换电开始,比如车晚上自己去换电;
第三,灵活升级,不管多大容量都是 3 分钟换完。这些都是换电与生俱来的优势,是充电怎么都不可能做得到的。

3、NAD 进度如何?初步会释放多少功能?
李斌:我们在 NT2.0 上所有的底层技术都是我们自己做的,首先我们要构建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做辅助驾驶,这个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第一阶段,我们首先要保证是符合质量的,是随着新车交付、保证质量的;第二个是我们叫做 NOP Plus,主要是在高速和快速路上的领航辅助功能,它的自动驾驶能力其实已经很高了;第三个阶段是 NAD,这里面有很多关于技术底层、运营的思考。
NAD 是一项服务,不是功能,对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比如让我解决哈尔滨冬天冰天雪地的自动驾驶我是解决不了的,因为都被雪铺平了,但是别的绝大多数场景都是能提高感受的。反正我们也是订阅,功能没有达到要求之前大家别付钱就好了。

李斌:大家还是要 Apple to Apple,比如我今天专门谈了双电机的事情,比如你要实现自动驾驶的话,单电机其实挺扯的,如果你去看特斯拉的官网,也会看到他们说双电机可以提高安全和冗余,我们刚开始也讨论要不要做便宜的单电机,包括要不要音响降本等等,如果我们这么做,我们做到打 Model 3 的价还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们觉得不太负责任。
比如我们今天说的 VR 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标配 7.1 的音响,车主的体验就会差很多。我们其实减少了智能化和安全冗余方面的选装,我们都变成了标配,我们认为智能电动车发展的方向是要给用户完整的体验,我们增加了颜色、增加了内饰,就像买不同的衣服一样,我们认为这个能提升用户的体验。
我们和 Model 3 、 Model Y 的双电机版,选到相同的配置,我们性价比的优势反而是有的。未来有辅助驾驶的版本我们肯定都是双电机。
至于和油车比,我都不能理解现在为啥还有人买油车,如果不是为了怀旧为啥要买油车。
我觉得现在买电动车的人都是做了明智的原则,之前电动汽车确实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现在很多焦虑都是汽油车的用户操电动车用户的心,这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是今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拐点,观点就是这个 20%,你看挪威,从 20% 到 90% 只用了 3 年多的时间。当然中国的企业非常优秀,我们觉得我们和 BBA 的油车比优势很大,我们觉得你实在不行就买宝马的电车,别买油车,但是买之前先去看看我们。

4、现有车型的硬件什么时候升级?
秦力洪:现有车辆的硬件升级大概要到明年 2 季度,我们尽我们的所能带着老朋友一起走,我们的目标是给现有的用户在换车的时候没有理由去考虑别人家的车。我们会在 2 、 3 月宣布这件事,可能 4 、 5 月就开始了。
李斌:建议大家管理下预期,辅助驾驶方面基本没太大可能,但是座舱肯定没问题。
我在二手车方面投资了很多公司,我们一定把二手车保值的方面做好,大家卖的时候保值率尽可能高一点,我们并没有把销量看那么重,动作不要变形,真正让我们紧张的是用户越来越多、员工越来越多,怎么能通过闭环让我们的服务提升起来,先把满意度提升起来,一个月两个月的销量,一城两城的得失,我们不太在意,我们是纯电车型,在一二线城市表现很好,在三四线城市就稍微有些挑战,另外客观的说,我们的车还是要贵一点。
当然我们也宣布了我们要做大众市场的品牌,我们不会为了冲量就一下子做很多事,汽车行业还是要把地基打扎实一些。

5 、ET5 会对整车的毛利率产生影响吗?很多用户说 ET5 没有 HUD,未来在 AR 、 VR 方面是怎么的运用场景。
李斌:毛利率大家不用特别担心,整体上我们量上来的,整个成本也在往下降,特斯拉的毛利率有 30%,我们虽然没那么高,但整体上在我们的计划中,不会像 ES8 一样负毛利卖车,不会成为毛利率的拖累,我们也不是这样的策略。
HUD 我们在 ET7 上是标配,在前面的车上是选配,很多用户觉得需要,也有的觉得没有也还好,我们保留了仪表屏,解决了大多数场景,这个也请大家理解,我一个入门级的车如果也提供 HUD,成本也更高。
AR/VR 肯定是静止用,开车即便是 NAD 的情况下司机也是不能用的,但是副驾是可以用的。
我们的数据显示,电动车时代人们在静置状态下呆的时间是越来越长的,没有什么是比 VR 更能提供沉浸式的。
车上的 VR 可以复用车上很多东西,我们交原生设计,可以用车上的算力、车上的控制系统。
我一直的梦想是消灭车上屏幕,现在距离这个目标又更近了一步,2015 年设计 ES8 的时候,我们都是反对车内的中控屏的,这还是和技术发展相关的。比如到底怎么能把车内做得更轻一些。
以及,这些技术发布之后也会复用到 ET7 上。VR 眼镜会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提供给用户。

6、子品牌什么时候发?
李斌:我们会在快交车的时候发。
秦力洪:大家搞清一个逻辑,这是 NIO Day,我们不会去讲别的品牌的事情,哥哥的生日为啥要讲弟弟的事情。

7、蔚来现在有多少非技术相关的服务向的人?
秦力洪:公司大概一半人在提供服务,这当中又有一半一半,一半是提供类似道路救援这样与车打交道的用户,还有一半是跟车无关的,比如服务等等,我们希望以后三分之一的人都是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对于世界、服务模式的认知还没有定型过。我们这个体系下,技能是第二位的,价值观是第一位的,人在社会上越往后进行价值观的选择的难度就更大,大家可以观察一下,2019 年我们在局部为了销量做了一些事情,但现在我们还在为这些行为付出代价,比如一些库存车降价,但是我们现在价格十分稳定。
李斌:大家需要理解时期和人员效率,我们现在的销量传统的豪华品牌可能需要 150 家店,如果用更大的全局去看,我们现在的销量是够的,我们现在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长期布局,提前投入,我不想 5 年 10 年的事情,只想 2 年的事情就肯定赚钱了。
8、心态和策略上有没有相对 2019 年发生变化?
李斌:我现在忙多了,我们现在和油车去比,我们光在中国也只是人家的十分之一,在全球就差的更多了,从现在开始到 2024 、 2025 是非常关键的,我觉得全球形式尘埃落地大概要到 2030 年,大家看我们今天到 2025 年 25 个国家最大的事情是美国被点亮了,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我们今天是全球直播,我们不会用「全国」这样的词,我们会说中国,包括 Alan 今天很多的曲子也是全球首发,我们作为一家中国背景的公司,在高端的领域要进入全球市场,我们不是去南美、非洲卖车,我们是要在欧洲,德国、美国这样的地方去卖车,我们是仰攻,去美国的事情我们讨论 4 年了,怎么弄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们一点没有什么觉得是头部的心态。
这件事大家看除了蔚来还有谁敢?但是我们去了也可能头破血流,很多陷阱,我们没有头部的心态,以一个全球视野去看,我们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秦力洪:你看现在蔚来商业模式有什么事是别人不会的吗?并没有,我们也会有压力。
李斌:我对自己做的事情最满意的事情,不是易车、蔚来,是推动建立了大学生方程式,我就说中国这么多汽车公司,怎么没人支持搞这个事情呢?09 年的时候我自己掏了两三百万,很多事情没有理由不搞,就像在中国建立一个主流高端品牌,包括搞换电站,都是合理的事情。

9、怎么看今年的 NIO Day ?
李斌:今年主要的压力是疫情防控,我们本来安排了 8000 人,但是最后只能来 5000 人,我们今年能搞也是很幸运的,如果不批准我们搞,我们也不会搞。
说直接点我们在压抑着情绪,我们还是觉得今年的 NIO Day 是可圈可点的,比如今年的义卖,包括我们开始的节目,表演都是用户,包括我们最后的 NIO Band 的主题曲,当然今年可能主要是全部的过程太短了,意犹未尽,但咱要的不就是这个感觉吗?
今年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今年的信息量非常大,比如我们的福利合伙人,还有 CleanParks 计划,我认为会是一个世界级的计划,今年 NIO Day 从成色的角度讲,包括 Hello World 这个主题,立意都是非常高的,这是非常值得回味的一届 NIO Day。
秦力洪:我再补充一点,Alan Walker 的咖位今年是被忽略的,类似这样一个电音天王,他是为了我们的演出专门去伦敦搭建演奏的,这背后都是科技,这和今天发布的全景数字座舱背后都是一样的,我们从来不蹭热度说元宇宙什么的,但这背后是一样的,后面有很多星球,而且还把蔚来的 Logo 刻在了一个星球上,我们可能感觉是一个因为疫情的远程发布,但是可能他能来,也会这么发布。
李斌:能来的用户都是相对来说在社区里时间长的,如果我们去看直播的话,线上的活跃度会更长一点。

10、空间上的一些设计的大招有吗?会首发在 MPV 这样的车型上吗?
李斌:如果去看女王副驾,确实适合 SUV 这样的车型,轿车的意义会小一点。我们还是放弃了一些东西,比如我们没有手套箱,我们还是对空间有自己的一些思考的,ET5 有一张特别漂亮的图,是从上往下看,ET5 坐进去看和从外面看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可能会成为以后中级轿车、紧凑级轿车的一个风潮。

11、蔚来的设计语言是不是不尖锐了?NIO Day 是不是花钱太多了?
李斌:蔚来的 Value 就是价值观我们从 2015 年开始就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自己的逻辑从一开始是清晰的,ET7 已经反应了我们设计上的 DNA,ET5 进一步反映了这件事。手机为什么今天长这样,是因为这样具有包容性,能够更好地兼容应用。我们当然会听大家的建议,但是我们要做最大的公约数。
就像我们今天 Hello World 这个主题,我们在想有没有人去呼吁善意、乐观、分享这些事情,这就是蔚来和别的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是别人喜欢我们的地方。

12、150 kWh 电池什么时候能来?什么时候做地锁?冬天天气冷了,有没有可能一个地方两个站?以及为什么 ET5 比 ES8 小那么多,但是漆价格一样?
李斌:地锁已经开始在一些地方布设了。
秦力洪:北京今年换电站布设慢了,我们今年计划是 60 个,但是北京现在只有 46 个,上海已经 61 个,但是今年因为公共管理的事情收到了影响,我们现在站点是充换一体的,换电站到了旁边是可以免费充电的,北京明年的目标是 100 座,上海也是,这两个城市都得朝着 3 位数去。加电比加油更方便,是一个愿景,就是我们必须要干到那一天。
李斌:我们后续还有很多优化的地方,我们还是要把充换一体去考虑,换电对于比较多的能量是有优势,但是对于补 30 、 40%,优势就没那么大,这就是为什么要做目的地充电桩什么的,只是大家一说就容易去讨论换电。另外还有很多运营方案,还有时间去利用移动互联网去调整。
150 kWh 在 2022 年 Q4,计划没变。150 不会是主流的,我们可以大胆预测,需求不会那么大,大概率只能租不能买,用于灵活换电,但还没有定。
秦力洪:这两年对电动车的续航的焦虑变化非常大,3 年前发布的车媒体写文章都把续航写前面,600 km 、 700 km 的车发布之后大家对续航就没那么饥渴了,从宏观来说,我们会集体走出对续航的焦虑,还是多布站、多布桩,几年之后我们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
李斌:但有一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高峰时候的问题,这是不符合规律的,加油站也解决不了。
秦力洪:150 kWh 电池不是一个解救世界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没有多建设几百个换电站重要,我们还有很多运营的方法可以做,尽早把灵活换电做出来。比如我们以后在一个地方,就专门一座换电的站,一座升级调度的站,就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