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金刚
3 月 3 日,在上海抢先试驾了问界 M5,这里简单谈下我的试驾感受。(想要 M5 产品详细信息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加小编微信进行索取。注:由于试驾时间有限,所以观点仅供参考。)
在试驾现场,有媒体老师跟我说,问界 M5 不是一台重磅人气车型。在大家眼里,所谓重磅人气车型,它必定夹杂着历史的积淀、用户的喧嚣等等,而这些,问界 M5 都没有。不过我觉得,虽然问界 M5 作为一款新车确实没有厚重的铺垫,但它身上的华为基因注定了它不会是一台平庸之车,必定有发光之处。
所以这次试驾,在问界 M5 身上寻找华为属性,基本构成了我的第一要务。就结果而言,我只能说表现尚可,并没有让我产生特别大的惊喜,也没有发现特别大的短板,各方面都很均衡,足够满足多数人的需求。下面分几点说一说。
问界 M5 搭载全新的 HarmonyOS 智能座舱,它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车机 “应用少、升级慢、体验差” 三大痛点,我试驾的这款车,据说也是量产终版,所以跟普通用户试驾的应该是一样的。就我个人实机体验来看,相较传统燃油车的车机,问界 M5 的车机的确有革命性变化;但是相较特斯拉、小鹏等产品的车机而言,问界 M5 的车机确实有一定优势,但也没有那么大,或者说直观体验下来没有太明显的差异,各有千秋。
我个人猜测,问界 M5 车机之所以饱受好评,跟其 UI 界面设定有一定关系,干净、高效、精致,这就是第一眼缘,如果换一个壁纸可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一张地图?或者 Windows 那种老掉牙的壁纸?这个方面,我觉得其它车企也可以进行思考或者学习下,造手机的过来玩车机,比造汽车的玩车机有着天然优势。
再说辅助驾驶,很遗憾,问界 M5 没有采用之前备受期待的华为高阶辅助驾驶,而是一个常规的 L2+。就我在上海绕城高速的实际体验来看,整体还有不少提升空间,包括方便好用、功能拓展等。不过操作方面好评,设定为拨杆式启动,单独设置在灯杆下方,比传统繁琐的按键式我觉得至少在产品思维上有提升。
据知情人士透露,问界 M5 之所以没有采用华为那套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主要是双方合作还未进行到那个程度,随着华为赛力斯合作加深,未来势必加以采用,但是,电气系统也得切换,重新设计,这样基本算是大改款了,需要一些时间。当然,对普通用户或者不重视自动驾驶的用户来说,这个没所谓,可忽略。
然后说下驾驶感受,我觉得问界 M5 的操控特性并不突出,整体还是一个偏家用的定位,以轻松舒适为主。至于最快 4.4 秒的百公里加速,纸面数据确实快,但其实也没有电动车那种纯粹的加速感,融合了一些内燃机慵懒从容的特性,尤其是中后段加速时配上增程器声音,所以有几个媒体老师都说开着像一台油车。
最后贴一张是我们这款实际的驾驶能耗数据,解释下测试情况,其中前面 40 公里(郊区路况)是燃油优先模式,后面 43.9 公里(基本是高速)是纯电优先模式,空调 18 度,三个成年人。另外,续航准确度方面,问界 M5 基本能做到 1:1,还是挺实在的。

前几天,AITO 公布了问界 M5 的价格,24.98-31.98 万元,基于这样一个价格再谈产品力,我觉得没有特别大的短板,在同级是有竞争力的,尤其是在华为基因加持后。但是如果后面能配上华为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同时价格增加不是太明显,问界 M5 将相当有竞争力,这考验着 AITO 汽车团队的产品定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