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薯条鱼 c
时间晃晃悠悠往前走,一转眼就来到了三月份的第三周。每年到这个时候,相信都是各路品牌最紧张的时刻。没错,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下称 315)到了。

作为一家汽车媒体,我们自然对汽车质量问题格外关注。
去年,福特、英菲尼迪因为变速箱问题被央视 315 点了名,那今年,又是谁家会被「公开处刑」?
央视 315 晚会今晚就将揭开谜底,在这之前,2022 广东 315 晚会先给我们热了个场,打了个样。

在昨晚播出的 2022 广东 315 晚会上,威马汽车被点名了。
据多名威马车主投诉,自己的威马 EX5 在 4S 店进行保养后,单次续航里程从 400 公里缩减到 200 公里。
一次保养,续航缩水一半,车主怀疑自己的爱车被威马官方「锁电」了。
什么是「锁电」?
自纯电汽车登上主流消费舞台以来,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对纯电汽车的关注焦点。
纯电汽车的续航里程几乎是与电池包容量大小直接挂钩的,电池包又在纯电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所以,一直以来,纯电汽车就以续航里程来划分车型的高、低配。

而所谓「锁电」,就是汽车厂商在车辆系统层面人为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充放总量。
说的更通俗一些,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比如一辆纯电汽车原本能充放 50 度电;但在被「锁电」后,车辆电池就只能充放 40 度电。

电池充放电容量下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车辆的续航里程也几乎同比例下降。
消费者花真金白银买的续航里程,威马一声不响悄咪咪砍掉一大截,这换你,你能忍吗?
为什么要「锁电」?
其实,自电动汽车登上主流消费舞台,锁电就一直存在。
纠其原因,是因为电池往往比较娇贵。而不同种类的电池,娇贵的点也有所不同。
着眼到电动汽车最常用的三元锂电池上,它就比较害怕「过充过放」。

上面我们提到,「锁电」是汽车厂商人为限制了电池的能量充放总量。
这是一种非常概括的说法。因为,针对「过充」和「过放」,锁电其实有两种形式。
一是,不要充的太满。
这是由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决定的。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简单描述,就是靠锂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的运动实现的。锂电池充电时,正极上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并镶嵌在负极材料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宏观表现就是充入的电越多。
同时,它作为一种储存能量的容器,当能量超出锂电池的设计承载上限,多余的能量可能就会转化为热量。电解液受热就会分解产生气体,使锂电池发生鼓包的情况。

更进一步,如果锂电池在鼓包时让正、负极材料之间的隔膜发生破裂,就会发生短路现象,致使锂电池自燃,甚至爆炸。
肯定又有人会说,那别充那么满不就行了。
这就涉及到一个竞争力的问题。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续航里程在纯电汽车产品竞争力中是一个极其极其重要的因素。

汽车厂商要控制车辆价格,就不能使用过大的电池包。而在较小的电池包容量下想尽可能的实现更大的续航里程,那就只能把电池,充的更满一些。
而精确测量电池的电量 SOC(state of charge)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为电池充放电本质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同时,电池的内阻会随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截止到今天,不管是手机、电脑,还是电动汽车,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电量百分比,其实不是电池的真实电量,而是一个估算值。

当电池 SOC 估计精度不够高,又想拼命多充进点电获得更长的续航时,过充的问题就产生了。
很显然,威马就是在这个地方翻了车。
仅 2021 年 12 月,短短 4 天内,威马就连续发生了 3 次车辆自燃事故。实际上,自 2020 年起,就断断续续能看到威马自燃的新闻。

二是,不要放的太空
过充会让电池过热甚至自燃,那过放呢?
前面提到,锂电池是靠锂离子的运动实现充放电功能的。当锂电池放电突破设计下限时,锂电池中的能量不足,会极大程度阻碍锂离子的运动。

这一微观现象体现到宏观表现上,就是锂电池可能充不进电了。
早年间,各家对电池 SOC 的估计还做不到那么精确时,为了防治出现这种意外情况,汽车厂商通常就会预留一部分电量,也就是所谓的「藏电」。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我们对 SOC 的估计已经非常准确了。现在也很少有厂商是为了保护电池而进行大比例藏电。
威马,快抄作业
不管是过充,还是过放,其实都是车辆电池管理系统 BMS 功夫不到家的缘故。
威马此番一刀切,通过锁电的手段大幅降低了电池的可用容量,表面上看,是为了防止车辆再次发生自燃的情况;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威马用户支付的车款中包含了电池包的费用,换句话说,威马的电池包容量,或者续航里程,是威马用户合法享有的正当权益。
而电池出现自燃,是威马的产品质量出了问题。
以 OTA 的形式,在用户不知情的前提下悄悄锁电,这无疑是挥霍了广大用户对于 OTA 的绝对信任。
以牺牲用户权益的方法来修正自己的过错,这也实在难称得上是一种体面的做法。
实际上,威马是有优秀作业可抄的。
此前,通用汽车生产的雪佛兰 Bolt,也是由于电池存在产品缺陷,会导致自燃。那通用对此做了什么?

通用做了 4 件非常正确的事。
-
停产。在发现这个问题后,通用汽车停下了雪佛兰 Bolt 的生产线。
-
调查。通用联合电池供应商 LG,花费了数月时间调查 Bolt 自燃的原因,最后确认是由于电池内阳极撕裂与隔板折叠引发的自燃。随后,LG 立即在后续产品中修正了这一问题。

-
赔偿。通用召回了所有可能有问题的雪佛兰 Bolt,并为它们免费更换了电池模块。
-
研发。针对这一问题,通用着手开发了功能更完善的 BMS 系统,以避免车辆因个别电池故障而引发整车自燃。
通用这波操作,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危机公关」,什么叫「企业责任」。
几乎一样的故障原因,通用的处置方法珠玉在前,我们并不期待威马能做的更好,但至少抄个七八成像吧。

毕竟,汽车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说扔就扔的小物件。希望威马能正视问题,妥善处理。
威马,你听到了吗?
而截止本文发布时,威马官方微博还在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