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邱锴俊
编辑 | 邱锴俊
宝马是迄今电动化转型最为坚决、也最具成果的豪华品牌。3 月 16 日,宝马集团举行了财报年会,展示了它在电动化方面的最新进展和计划。
2021 财年,宝马集团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了 70%,超过 32 万辆,占宝马集团总销量 13%。在中国,宝马集团新能源车型销量超过 4.8 万辆,同比增长 69.6%;从 2014 年至今,宝马集团已累计在华交付近 14 万辆新能源汽车。
无论从总量、增速还是电动化深度来说,都是豪华品牌当中的领头羊。
此后,宝马集团又将如何推动电动化呢?
通过财报信息以及高层的发言,我们可以总结出宝马电动化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
-
短期(2022-2025),宝马仍然高举 「选择的权力」 理念,给同款车提供内燃机、插混和纯电选择;
-
中期(2025-2030),宝马将推出纯电架构的 「新世代」 车型,同时将纯电比例逐步提升至 50%;
-
长期(2030 以后),旗下部分品牌完全纯电化,同时辅以氢燃料电池作为零排放的补充,但仍将有一定比例内燃机车型。

短期:一款车多动力策略延续
在财报年会上,最亮眼的是宝马剧透了全新的 i7。这款车将于 4 月和宝马全新 7 系汽车车型一齐发布。
BMW i7 是首款纯电动豪华旗舰轿车,将拥有超过 600 公里的行驶里程。

全新 BMW 7 系依然在继承中大胆突破创新。车头双肾格栅外廓尺寸硕大,并以光环点亮,显得贵气逼人。日间行车灯由豪华水晶元素组成,如珠宝般耀眼夺目。
车内,新 7 系将应用宝马最新数字化技术,包括主题模式(My Modes)和最新一代 BMW iDrive 操作系统。
iX 上首次采用的一体式悬浮曲面屏在全新 7 系上再度使用。车内还设计了贯穿整个前排仪表板和车门的 BMW 环抱式交互光带,光带还集成了功能按键。车顶还全新设计了全景星轨天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控制天幕上的 LED 光线颜色。

还有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全新 BMW 7 系的后排引入了 BMW 悬浮式巨幕。该屏幕的尺寸达到 31 英寸,拥有 32:9 的超宽比例和高达 8K 的分辨率。
宝马对于这款车寄予厚望。
「创新 BMW iX 和创新 BMW i4 广受好评,强烈的客户需求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今年,纯电动 BMW i7 将把 BMW 电动车型推向新的高度,它将是我们持续成功、引领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全新一代 BMW 7 系是我们在豪华汽车领域成功增长战略的下一张王牌,该车型将成为 BMW 豪华细分市场中第一款可提供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驱动的豪华轿车。
全新宝马 7 系一款车同时提供三个动力的模式,是近期宝马的常用策略。也是齐普策提出的 「选择的权力」 理念的再一次体现。齐普策认为,应该由消费者来决定选择哪种驱动方式,而不是强加于消费者。
首先实现一款车型提供三个动力系统的是 BMW X3。它包括纯电的 iX3,和内燃机、插混版 X3。
3 系轿车也刚刚实现了内燃机、插混和纯电三者并举。尽管 3 系纯电,也就是新 i3 还没有正式发布,但已经上了工信部公告。

其他车系可能尚未实现同款车三个动力系统,但是不少有两个动力系统供选择。
比如,4 系,既有内燃机版本,也有纯电动 i4;在 5 系中,既有内燃机版本,也有 5 系插混;X1、X5 都既有内燃机也有插混版……
另外,宝马也有计划继续丰富一款车型的动力系统供选择。5 系和 X1 也将推出纯电车型,实现同一款车三个动力系统。
通过这一策略,宝马集团将迅速扩容新能源汽车产品。纯电为例,2022 年内,宝马集团量产及试生产纯电动车型将达 15 款,覆盖约 90% 的细分市场。
到 2025 年之前,宝马都会以这一策略持续推进电动化。他们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底,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交付 200 万辆纯电动车。
另外,据齐普策介绍,为了保证现有车型生产,宝马集团还在关键零部件供应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为了保证电芯的充足供应,宝马集团将第五代 eDrive 电力驱动系统配备的电芯采购量从 120 亿欧元增加至超过 200 亿欧元。
中期:新世代纯电车型将发力
一款车型三个动力,是宝马近期策略。宝马也认识到,消费者需求在逐渐转向电动,而面向纯电车型开发也将带来相对优势。
宝马正在研发的基于全新构架、搭载第六代 eDrive 电力驱动系统的 「新世代」(NEUE KLASSE)车型,将在 2024 年迎来第一台试生产车型的下线,2025 年正式推出。
看起来,宝马这一新世代车型比很多车企的纯电平台要晚。但要看到,新世代车型是从里到外,从软到硬都是新的。
首先,很多车企提出的平台,只是动力系统平台。宝马纯电系统平台,eDrive 早就已经推出。到新世代车型,将是第六代 eDrive。第六代 eDrive 电力驱动系统则兼顾性能和成本控制,并具备全新的化学和电芯形式,这将使得电池包拥有更高能量密度,车辆续航里程更长。
宝马也已经着手研发第七代 eDrive,会考虑如何应用固态电池技术。
其次,许多车型的平台化只限于底盘平台的通用化。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如此,还在软件方面面向智能化做了全新设计。基于新的软件、汽车电子架构,宝马新世代车型将提供革命性的创新设计,带来数字化的客户体验。
此外,宝马将在新世代车型上继续坚持车辆生命周期的全新可持续理念,优先使用再利用材料,倡导循环经济。
因此,宝马新世代车型是一种新架构的理念,不仅性能、功能、体验更加突出,而且更加环保,还能有效降低单车成本。
2025 年新世代车型推出之后,宝马新架构肯定将广泛赋能各子品牌、各车型,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智能电动产品。
基于此,到 2030 年,宝马集团计划向客户累计交付 1000 万辆纯电动车。
届时,宝马集团旗下其他三大品牌也将全面电动化:
-
劳斯莱斯品牌将完成全部产品电动化;
-
BMW Motorrad 都市出行系列将全部实现电动化;
-
MINI 品牌也将从本世纪 30 年代初开始迈向全面电动化。
「到 2030 年,全球总销量至少有一半将是纯电动车。我们正尽一切可能提前实现这一目标。届时,纯电动车的年销售量将超 150 万辆。」 齐普策说。

远期:纯电、氢能并举
2030 年之后,纯电动跨过占销量一半的关口,此后将是一马平川。
但是,宝马车不会全部都是纯电动的。
宝马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会是纯电动重要的补充,也是宝马新能源技术的又一重点。宝马也一直在和致力氢燃料的丰田汽车也有着紧密的合作
今年,宝马的 iX5 Hydrogen 氢燃料电池车也将进行小规模量产。宝马刚刚宣布,iX5 Hydrogen 已经在瑞典进行了极寒耐力测试,新车在极寒的环境下最大续航里程能达到 500km,且 3-4min 就能将储氢罐加满。

而在 2025 年将正式推出的新世代车型上,也将有基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车型,给消费者的可持续出行提供又一选择。
宝马预计从本世纪 20 年代后半旬开始,氢燃料电池技术在驱动系统组合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
宝马不仅不单独押宝纯电动,也不完全排斥内燃机。与一些车企停止发动机开发或者画出内燃机退出时间表不同,宝马坚持研发发动机。
宝马研发总监弗兰克・韦伯在今年初就强调,发动机仍然需要。但是新的发动机首要是为了有效减少汽车的碳排放。宝马也在准备新的发动机工厂。
由此,可以看到,不仅近期、中期,甚至远期,宝马都将提供带内燃机的产品,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比例会越来越小,内燃机的节油率也会大幅提升。
华晨宝马并表将带来 70-80 亿欧元财务收益
既然是财报年会,企业经营表现当然也是重点。2021 年,齐普策带领的宝马取得了漂亮的业绩。
宝马集团 2021 年全球销量突破 252 万辆,同比增加 8.4%;宝马在华销量为 84.6 万辆(含 MINI 品牌),同比增长 8.9%,稳居中国豪华品牌首位。
宝马 2021 财年总收益达 1112.39 亿欧元,同比增加 12.4%。同时,净利润达 124.63 亿欧元,同比增长 223.1%。
2022 年,全球已经出现了乌克兰战争、缺芯、材料价格飞涨等不利因素,但齐普策表示,今年宝马的销量预计会与 2021 年持平,并不会出现大幅下降。宝马同时下调了 2022 年汽车部门的利润率预期,预计今年其汽车业务的息税前利润率 (EBIT) 将降至 7%-9% 之间。
2022 年的财务表现方面,宝马将迎来一个重大利好。
自今年 2 月 11 日起,宝马集团将持有合资公司华晨宝马 75% 股权,华晨中国持股比例变更为 25%,新合资公司的合作有效期将延长至 2040 年。随着股权变更,华晨宝马报表并入集团,将为宝马集团带来超超 70 亿欧元财务业绩。
iFACTORY 标准推出
在财报年会上,宝马集团还提出了生产网络全新标准 —BMW iFACTORY。BMW iFACTORY 标准将应用在宝马集团全球所有工厂中,包括位于沈阳生产基地的三个整车工厂和一个动力总成工厂。
推出 iFACTORY,宝马的预期是为电动时代的生产网络转型提供了一种全球化的解决方式。
宝马首个 iFACTORY 将是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这个工厂计划于今年 6 月破土动工,26 个月后 「新世代」 车型的试产车将在这里下线;2025 年,「新世代」 车型将在该工厂正式投产。
iFACTORY 可以说因电动汽车而生,但将应用于所有宝马工厂。
齐普策表示:「随着 2025 年‘新世代’车型的正式投产,宝马集团的生产网络也进入了全新维度,我们称之为 BMW iFACTORY, 宝马集团的每一家工厂正在为此做好准备」。
iFACTORY 最突出的特点是绿色,期望通过最先进的技术,最少的资源消耗以及循环经济模式来进行生产。
宝马集团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在生产环节将单车碳排放量较 2019 年降低 80%。
总体而言,宝马在电动化上既积极,又不激进,按照自己的战略在持续推进。并且,为了支持产品的电动化,宝马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财务等层面都做了战略支撑。在应对电动化的挑战时,宝马体现了自己的组织系统能力以及灵活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