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关注

激光雷达 Ouster 公司情况和 Ouster OS1-64 拆解

环形隧道

2022-03-23

作者:朱玉龙

激光雷达赛道的公司特别多,跟踪和分析这些公司就比较有意思。

2021 年 Ouster 激光雷达出货量超过 6475 个,营收从 2020 年的 1687 万美元增长至 3400 万美元,算下来每个激光雷达 0.525 万美金一个。其中 Q4 出货量超过 2400 个,同比增长 198%。净亏损从 2020 年的 10700 万美元稍微收窄至 9400 万美元。激光雷达这些公司从 2020 年中开始往市场上发射,基本在 2021 年初达到自己的市值顶点,然后一步步往下走。

▲图 1.Ouster 的股价和其他几家的情况对比

Ouster OS1-64 拆解

Ouster OS1-64(发布时间 2020 年 1 月)的拆解是由 Electronics360 做的,让我们对这款产品有了大概的了解。这里面主要分好几块板子,里面的主要芯片也做了一些梳理,还有一个成本结构。

▲图 2.OusterOS-64 的拆解和 SPEC 情况

Ouster OS1 激光雷达传感器的主板包含激光雷达的处理器,包括赛灵思双核 ARM Cortex-A9 和片上可编程逻辑系统。主板上的组件包括:

  • Maxim

12 位模数转换器和限幅放大器

  • Marvell Semiconductor

千兆以太网收发器

  • 美光多

芯片内存 8GBMLC NAND 闪存、内存控制器和 DDR3L SDRAM 内存

  • Texas Instruments

DDR 终端稳压器和可调节的 slap-down 转换器

  • Analog Devices

射频功率检测器

  • Macronix

串行 NOR 闪存 16MB

▲图 3.Ouster OS1 主板包括 Xilinx SOC 和 Maxim、Marvel 和 Micron 的芯片

内部的转动子板还用作 Ouster OS1 内部的控制单元,其中包含 Xilinx Artiz-7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Microchip 的 MEMS 振荡器、Nexperia 的双电源转换收发器、Maxim 的 12 位 ADC 和 TI 的电流芯片。

▲图 4.Ouster 内部转子板包括 Xilinx 的 Artiz-7 FPGA

电机板包含内存和其他芯片,用于车辆和 lidar 的通信。

▲图 5.Ouster 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电机板包括与车辆通信的芯片

从拆解来看,我们看到的主要芯片的成本如下:

  • 13.43 美元 —Artiz-7 FPGA—Xilinx(数量:1)

  • 10.93 美元 — 安装底座(数量:1)

  • 10.46 美元 — 小型有源 VCSEL 阵列(数量:1)

  • 10.13 美元 — 双核 ARM Cortex-A0 和可编程逻辑 SoC—Xilinx(数量:1)

  • 7.53 美元 —Pettier 模块(数量:1)

  • 7.23 美元 —SPAD 阵列(数量:1)

  • 6.51 美元 — 镜头 #3(数量:2)

  • 6.47 美元 — 镜头 #2(数量:2)

  • 6.43 美元 —DDR3L SDRAM 内存 512MB 美光(数量:2)

  • 6.29 美元 — 底部外壳(数量:1)

Ouster 的前景

两位创始人在加入 Ouster 之前,均从业于激光雷达公司 Quanergy, Angus 是 Quanergy 的联合创始人,现在来看 Quanergy 跑不到最后了。

  • 2021 年,Ouster 完成了对固态激光雷达初创公司 Sense Photonics 的收购,建立了一个新的业务部门 Ouster Automotive,推进与全球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预计于 2025 年至 2026 年投产。

  • 2021 年底,Ouster 宣布与 NVIDIA 达成合作,加速部署自动驾驶汽车,基于 NVIDIA DRIVE,提供了专用的 NVIDIA DriveWorks 插件。

▲图 6.Ouster 的交付分类

当然这里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围绕 Sold State 的开发(ouster 的 VCSEL+SPAD 解决方案,定制化设计,将系统所需的激光器全部集成到同一颗半导体芯片之上,大幅度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时间太久了,也就是说 2022 年增加了收入,但是整体还是处在一个亏损的状态,要等到产品在汽车上大规模导入才能有很好的机会。这是目前几家 Lidar 公司,相对而言 Luminar 更好的原因。

▲图 7.Ouster 的产品时间线有点长

小结:2022 年是国内几家 lidar 企业往车上逐步较大规模量产的时间点,按照当前的逻辑随着逐步落地,这块领域也是越跑越快的。通过 VC 阶段一步步走下来,势必会逐步收敛,特别是随着上车以后需求和产品的验证会加快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