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weekly

autocarweekly

关注

宝马 i7 的担子有多重?

宝马 i7

2022-03-28

文 | 乔伊

宝马 i7,对于宝马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概 20 多年前,我第一次参观上海车展。那时,上海车展在我的印象中,基本与大商场开业没有区别。乌泱泱的人围绕着一台台的车,车边上站上几个模特,展台上提供些如今看来毫无价值的礼品。这些礼品包括了一些储物袋(跟超市买东西给的差不多)、一些车型介绍的 Catalog(只要去到经销商店去即可轻松获得)。当然,还有些周边,比如那种印着车主 KV 的海报。

当时,我拿到了一张宝马 7 系的海报,并在之后的十五年内,将之一直挂在我的床头。这倒不是因为我将 7 系作为自己的 Dream Car,而是单纯的觉得宝马的车就必须是好车。虽然不符合我的调调,但放着准没错。

果然,时间来到了 20 多年后的今天,我毫无意外地根本买不起 7 系。但尽管如此,我倒丝毫不感到遗憾。因为,相较于绝大多数品牌而言,宝马的精髓都在于运动,而作为行政级车类型顶级旗舰的 7 系,则永远似乎在人们印象中就是在豪华一项上无法打赢奔驰,甚至奥迪的 A8 都凭借行政定位和科技属性略占了一点优势。

毕竟,在上一个时代,人们对于 「开宝马、坐奔驰」,以及 「宝马的精髓在 3 系,奔驰的精髓在 S 级」 这种表述,不仅熟稔于心,更在买车时践之于行。

但,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开宝马,坐宝马

没有人只想挣被圈定好的一份钱,因而你会看到即便强如 BBA 也在不断地作出改变。比如,奔驰近几年风头最劲的产品,一方面是走高端、更高端路线的 S 级,以及在网上一直处在豪车鄙视链巅峰的迈巴赫;而另一方面,奔驰又极力地推出 C 级这样的明星跑量车型。毕竟 500 万的车卖再多,也架不住 30 万的车把量跑起来所带来的利润可观。

很显然,奔驰的 C 级、奥迪的 A4L 都是这么一个思路。他们当之无愧的是各自品牌的财富密码、利润奶牛。而这显然对于宝马来说是一个挑战,尽管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宝马 3 系依然是占有相对优势的。但面对强势对手的挤压,还是必须得求变。

与奔驰自上而下的产品调整策略不同,宝马从一开始就是偏运动的 3 系是销售大头(不是说人生绕不过一辆 3 系嘛),因而想要改变则只能是自下而上的改变。如果说,以往 「开宝马、坐奔驰」 还类似于一个民间俚语口头禅,那么差不多在 2、3 年前,官方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 —— 开宝马、坐宝马。

这样的变化首先从 5 系开始,毕竟作为一个中大型轿车,在满足商务需求的同时,也同样要满足驾驶乐趣的需求(简单来说,5 系的价格有点贵,但还不至于让车主雇司机)。而在更早之前,3 系就已经开始了调整,与以往硬桥硬马的驾驶体验不同,如今的这一代 3 系,变得更趋舒适了。

动力更柔和,悬挂更柔软,这显然不是你臆想中让每一个追风少年深深迷恋的,绕不过去的 3 系。但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既然 5 系已经是又好坐又好开了,那么本来就已经很好开的 3 系要是变得更好 「坐」 一些,显然将让其在保持驾控口碑之余扩大受众面。简单而言就是要让更多的,需求不同的人,都有选择宝马的理由。

当然,在这样的品牌旗下产品集体变化的过程中,你永远不能忽视 7 系的存在。它同样从成熟稳重的产品风格开始有了变化。它变得年轻、变得更运动,甚至变得更为科技化,这是一个田忌赛马似的产品策略。毕竟,就算豪华不是最强的,但把运动和科技化加进去,同样让它变得更为均衡。

褪去个性去迎合市场,不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汽车品牌而言,都是成熟的表现。而这样的表现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尽管在盈利上依然还并没有赶超奔驰,但宝马已经用 1112.39 亿欧元的总收益,和 124 亿欧元的净利润创造历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全球市场上,宝马都已经在汽车的销量上超越了奔驰(宝马在 2021 年于全球市场上交付了 252 万辆产品)。好消息是,至少在 BBA 德系豪华三强的竞争上,又能开、又能坐的宝马,赢得了这一局。

但这一局其实临近结尾了,时代已经新开了一局。

i7 有多重要?

电动化,就是这个由新时代开启的新局面。其实不止在财报,各大传统车企早就把 2025、2030 年的事儿给想明白、说清楚了。究竟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要推出多少电动车,覆盖多大的产品比例,在他们心中也早已有了规划。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有序地推进自己的产品线。在这个方面,其实在 2021 年奔驰和宝马都有了完全成体系化的产品推进策略。比如,EQ 系列,如今已经完成了 A、B、C 以及 S 的产品线布局。

而从宝马的角度来说,从 iX、i4、iX3 等一系列产品类型不同、定位各异的纯电动车型推出,首先表明了宝马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电动车产品的推出。相较奔驰按照传统的级别体系来布局 EQ 系列而言。

似乎宝马的电动车体系看起来有些散乱。但不要忘记,这只是开始,只是 2025 年计划的一个起步。而在未来,以这些定位、功能都不同的车型为出发点,宝马将有可能搭建起各种不同的纯电动车产品条线。其中,宝马 i7 则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

根据宝马在此前财报发布过程中所公布的计划,在今年,也就是 2022 年内,宝马集团将量产 15 款产品,以求覆盖 90% 的细分市场。这也就印证了我的猜测,目前每一个宝马的纯电动车型,都将有可能变为一个车系的原点。

而在其中,i7 的目标也是相当明确:它就是电动车时代的 7 系。i7 的任务就是扛起宝马豪华与运动的大旗,更重要的就是要硬刚此前已经上市的奔驰 EQS。因而定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i7 在整体的设计上,与燃油版的新款 7 系车型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我相信从尺寸和设计语言,以及很多的舒适性配置和科技性配置,都会沿袭燃油版 7 系。这显然从本质上其实与奔驰的 EQS 和 S 级车型就有了不同,毕竟这两款车型从外形上就有了区别。比如,EQS 为了追求更低风阻,放弃了传统能源 D 级车的宽适头部空间。这一变化让 EQS 看起来与人们印象中的 D 级豪华轿车不太相符。

当然,这样的变化是有利有弊的。对于奔驰来说,在新能源体系下的产品,就应该满足这个能源体系的需求,并没有更多的理由从传统车上继承很多的元素。而对于宝马来说,燃油版 7 系本身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与制造理念的变化。与我刚才所说的一样,宝马要取得驾控与豪华的平衡,而 7 系因此所做出的变化,完全没有必要在 i7 上再花精力和成本去另搞一套。

更重要的是,既然其最大的对手基本就是 EQS 了,那么其在售价上应该也不会相差太多。但别忘记,在纯电动车领域中,宝马失去了内燃机车系中因为定位调整而带来的差异化打法优势。也就是说,你不能再用又好坐、又好开来避开奔驰顶级豪华的优势了(毕竟,EQS 0.20Cd 的风阻系数并不仅仅因为好看,一定也是因为好开)。

短兵相接,其实拼的不仅仅是硬实力,更有灵巧的策略,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目前来看,宝马此前在燃油车领域中的变化,值得肯定,也收获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这一套在新能源赛道上是否好用,可能又得重新评估看结果了。

毕竟,你在变,对手也在变。能变快,能变好,就能赢得市场。在这一点上,不仅仅只是品牌电动化旗舰的 i7,显然肩负的责任更大了。

不久之后,i7 应该就会正式上市了,我倒是真的很想知道它的细节,以及究竟这一轮宝马除了外观,还能带出怎样的变化来。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