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

关注

凭借电气化业务,纬湃科技 「翅膀硬了」

环形隧道

2022-05-20

作者 | 王凌方

编辑 | 邱锴俊

传统 Tier1 企业面临挑战 —— 燃油车增长日益趋缓,电气化车辆蓬勃发展。

为此,2021 年,大陆集团拆分其动力总成事业群 —— 纬湃科技 (Vitesco Technologies) 独立上市,交易市值达 24 亿欧元,并被纳入德国 SDAX 指数。

这种 「骨肉分离」 的决绝,效果如何呢?

2021 年,纬湃科技的销售额达到 83 亿欧元,电气化产品的销售额达到 8.88 亿欧元,销售占比达到 10% 以上

这是存量。再看增量 —— 纬湃科技在 2021 财年收获 112 亿欧元的新增订单,其中电气化产品贡献了 51 亿欧元

今年 3 月份,纬湃科技更是拿到了 20 亿欧元的电驱动系统订单。纬湃科技的电气化份额正在阔步前进。

纬湃科技中国区总裁顾睿华 (Gregoire Cuny) 预测,到 2030 年,纬湃科技 2/3 的销售收入将来自于电气化产品

纬湃科技中国区总裁顾睿华 (Gregoire Cuny)

面对电气化转型,纬湃科技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以及技术和人才的迁移和培训来完成内部转化。

在产品层面,纬湃科技则通过前沿产品的研发和布局,以及灵活的合作方式来确保 TIER1 地位的稳固。

电气化份额稳步提升

纬湃科技的电气化业务份额看涨。

除了上面提到的,2021 财年电气化产品贡献新增订单 51 亿欧元,仅在第四季度,在新增超过 48 亿欧元的订单中,电气化产品占半数以上达 25 亿欧元。

纬湃科技在过去一年进一步扩大了电气化业务,其中高压逆变器订单额超过 25 亿欧元,电驱动系统新订单超过 11 亿欧元。总体而言,纬湃科技的保有订单超过 510 亿欧元,其中 33% 来自电气化领域;新能源科技事业部销售同比增长高达 44.6%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例如,去年纬湃科技与长城汽车签订高压逆变器供货协议,总合同金额就高达数十亿人民币

今年纬湃科技在电气化方面的增长更快。年初,纬湃科技公布了斩获北美头部汽车制造商价值超 10 亿欧元高压逆变器产品,以及现代汽车高达 20 亿欧元三合一电驱动两项订单。

与此同时,纬湃科技也在逐步削减燃油车中非核心的产品业务。根据规划,大陆集团的委托生产业务将在 2025 年前后退出,内燃机业务中非核心的部分也会逐步退出市场。长期看,纬湃科技的电气化产品占比提升至 50% 以上,进一步强化电气化产品的占比。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SiC GaN 系统率先布局

纬湃的快速发展也要得益于其广泛的产品布局。例如,欧洲以 48V、混动产品相对较多,中国则以纯电动汽车为主。

纬湃科技在技术路线上绝不偏废,在混动和纯电动方面都有布局。纬湃科技方面认为,纯电动方向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他们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保多种技术并存的现实条件下,为每一种技术架构做好准备,有足够的产品线供应给不同阶段的需求。

因此,他们具备完整的电气化方案,核心产品涵盖了 48V 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电驱动、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功率电子领域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尤其核心的电驱系统,纬湃科技也在不断迭代。2019 年,纬湃科技成为全球首批将三合一电驱动系统(EMR3)投入量产的独立供应商。

如今电驱系统已经迭代至第 4 代(EMR4)。EMR4 相比 EMR3 进一步优化,效率方面提升了 5%,性能提升 20%,重量减少 25%,而成本却更低。EMR4 可以兼容 400V 到 800V,电机也可以兼容油冷和水冷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性能方面,通过模块化的设计,EMR4 功率范围覆盖 80 千瓦至 230 千瓦。汽车制造商无需变更悬置位置或接口即可安装不同版本的驱动系统,从而使新平台为车辆提供不同功率等级。

在前沿领域,纬湃科技重视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2020 年,纬湃科技已经与日本公司 ROHM 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开发碳化硅技术。

纬湃科技方面认为,碳化硅晶体管和氮化镓晶体管比硅晶体管更高效、体积更小,当被视为系统的一部分时也更经济。尤其碳化硅晶体管在 400 伏和 800 伏使用的高压功率转换器中的应用是目前特别有利的汽车应用。碳化硅技术可以帮助增加车辆的行驶里程,从而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的整体能源效率。

前文提到的现代汽车,采用的就是纬湃科技 EMR4 的 SiC 技术平台的产品,不过是 400V 系统,配套在现代汽车集团 B/C 级电动汽车上

不过,先进的碳化硅技术为新型 800V 电机提供了更高效率,纬湃采用 8 层扁线发卡技术设计确保了最佳的铜填充系数,从而使紧凑型的电机发挥更高的功率密度。

值得一提的是,纬湃科技还与总部位于加拿大的 GaN 系统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入股该公司。GaN 在射频器件、功率器件等领域都表现出其强劲的渗透能力。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GaN 器件是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其提供比硅和 SiC 器件更高的电子速度。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GaN 主要应用于低压环境中的功率器件,高压环境主要使用 SiC 材料,600-900V 为两者的竞争市场。相比 SiC,GaN 在成本方面表现出更强的潜力,与现有的 Si 半导体工艺兼容性强,这使其更容易与其他半导体器件集成。

可见,纬湃科技在产品布局上,不仅全面而且领先。

重点加码中国市场

中国是纬湃科技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以 2021 财年为例,纬湃科技在销售额占比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为中国(17.9%)、美国(17.6%)和德国(16.1%)

作为纬湃科技最大的市场,将很多重点产品的投放、研发和生产都放在了中国。

前文提到的 EMR4,就是纬湃科于去年 7 月在上海进行的全球首秀。这是纬湃科技最先进的可量产的电驱系统平台。2023 年,该平台下的采用 8 层扁线发卡技术的 800V 高压电机,将在天津量产。

研发方面,去年 11 月,纬湃科技天津研发中心投入使用。该研发中心将为纯电动、插混及 48 伏中混车辆设计和开发 「三电」 系统,涵盖高压电驱系统、高压电子控制系统、高压电池管理系统及 48 伏电力辅助驱动系统和电池系统。此外,天津研发中心还具备上述产品测试和验证的全能力实验室。

去年 9 月份,纬湃科技的长春质量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至此,纬湃科技在中国分南、北、中布局三个质量实验室,分别位于长春、天津、芜湖,基本覆盖了汽车零部件实验需求。

量产方面,顾睿华介绍了中国本地化生产的部分产品,例如,2022 年在天津量产新款 EMR3、48V 冷风皮带驱动起动发电机,以及在芜湖工厂量产电子水泵。未来 EMR4 也有望在天津量产。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客户层面来看,纬湃科技已公布的中国客户有东风和长城两家车企,分别合作 EMR3 和新一代的高压逆变器。此外,与未公布的中国新势力车企也在进行 800V 平台产品的合作。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通过去年一系列布局,纬湃科技试图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及占比。

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当然,作为传统的 TIER1 企业,能在电气化方面进展迅速,离不开自身的变革和优化。

配合电气化的发展,纬湃科技将继续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整体效率。具体来看,未来纬湃科技会将目前的四个事业部(电子控制、新能源科技、感知与驱动和委托生产)重组为两大事业群(Powertrain Solutions 和 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

Powertrain Solutions 主要整合核心内燃机技术和非核心技术,主要使命是创造价值;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 主要针对现有和有望开发的电气化产品,主要使命是推动增长。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除了组织结构调整,纬湃科技也在将传统优势进行传承和迁移,一是技术的迁移;二是人才迁移

纬湃科技全球有 7300 名工程师,其中 5100 名是和软件电子类相关的。他们的核心优势如电子控制、软件集成和系统集成都可以迁移至电动出行领域

对于从事传统燃油车产品的工程师,纬湃科技大力推动员工的 upskill 和 reskill 项目,帮助员工快速适应新技能的要求,并完成转岗转型。除了培训,很多员工还接受了额外的电气化项目的实操演练,把知识通过实践转化成能力。完成项目的员工将为电气化项目服务。

对于主机厂在动力总成领域的开发,纬湃科技似乎并不担心。顾睿华认为,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发展趋势是趋于标准化,纬湃科技具备更强的规模化优势。

资料来源:纬湃科技

纬湃科技的合作方式非常灵活。他们可以通过帮助主机厂生产电驱动系统中的部分组件,也可以提供整套系统的方案。

可以说,纬湃科技通过早期的技术积累和积极转型,在电气化转型中取得了快速突破。在燃油车日渐式微的时代,纬湃科技顺着电气化的航船,驶向一片充满希望的新 「大陆」。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