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卢伟嘉
车很好,希望别被低级营销耽误了。
如果名爵不是隔三岔五就过度营销,我应该会挺欣赏这个汽车品牌的。
原因无他,我觉得在众多自主品牌中(名爵算是半个自主品牌吧),名爵汽车是为数不多愿意坚持自我、不会随波逐流的厂商,不但积极参与 WTCR 赛事,而且其产品布局始终围绕着运动而展开。

尤其是当前几年 SUV 市场出现井喷式增长,绝大部分车企都将精力集中在 SUV 板块时,名爵汽车依然坚持将产品线的重心偏向于轿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名爵汽车旗下轿车的销量占比都高于 SUV。
要知道,轿车市场长久以来都是合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想在此分得一杯羹绝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即便是站在电动化改革的风口之上,名爵汽车依旧坚持走运动的小众路线。
仍记得一年前,名爵汽车官宣要通过众筹的方式生产一款跑车 ——MG Cyberster,名爵汽车官方承诺只要认筹数量达到 5000,就会将那款纯电动跑车进行量产销售。
更重要的是,MG Cyberster 一款正宗的 Roadster 跑车,采用双门双座布局和电动折叠顶棚设计,最大马力为 449 匹马力,百公里加速时间在 3 秒出头,续航里程可达到 800km,售价在 20 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虽然 MG Cyberster 量产版车型仍未对外公布,不过新车专利申报图已经在前段时间被外媒曝光,名爵汽车将其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也就是说,如果不将 「油改电」 的 EZS 纳入讨论范围内,MG Cyberster 就是名爵汽车步入电动化时代的转折点。
20 万以内的电动钢炮
当然了,在电动化进程最为迅速的中国市场,如果名爵汽车仅仅是依靠一款敞篷跑车,就想顺利打开新能源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况且 MG Cyberster 何时能够量产交付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名爵汽车在重庆车展发布了一款受众范围相对更加广泛的纯电动车 ——MULAN。

据名爵汽车官方解释,MULAN 的定义是 「全球纯电超能跨界车」,是基于上汽星云纯电专属架构、全球市场标准打造而来的全球车型,未来将会销往全球市场。
至于 MULAN 的含义,则是致敬了 「木兰」 精神,名爵汽车希望 MULAN 像木兰一样骁勇善战,能担当、有谋略、敢突破。

而在我个人的理解下,MULAN 其实是一款电动化时代的 「钢炮」。
首先是车身尺寸方面,MULAN 的长宽高分别为 4287/1836/1516mm,轴距为 2705mm,如果以常规的标准来衡量 MULAN,其车身尺寸和造型都与我的两厢奥迪 A3 相差不大,仅仅是达到 A 级两厢车的级别。
唯一与普通 A 级两厢车不同的是,MULAN 的前后配重比达到了 50:50。

其次是动力部分,MULAN 将会采用后驱 / 四驱的驱动布局,其中四驱车型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 330kW,峰值扭矩 600N・m,0-100km/h 减速时间仅需 3.8 秒,100-0km/h 的制动距离只需 36.9 米。
与此同时,MULAN 将搭载持有 LBS 躺式电芯技术的 「魔方电池」,在 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 520Km。此外,该款魔方电池 LBS 躺式电芯将会统一为 「ONE PACK」 平台标准的尺寸,未来可以通过 「更换电池包」 的形式实现 「车电分离」,其中具体逻辑与蔚来换电类似。

而值得强调的是,名爵汽车官方表示 MG MULAN 将是 20 万元以内唯一达成 3.8 秒破百的选手。
换言之,MG MULAN 正式上市后的售价将会低于 20 万元,用高性能的策略避开与市面上所有 A 级纯电动轿车形成正面竞争,在动力性能方面未来将会称霸 20 万元以内的汽车市场。
希望名爵说到做到
客观来说,尽管我个人对名爵汽车的电动化产品还是充满期待的,但好的产品需要配合好的营销,名爵汽车过度营销的行为总是会向我泼一盆冷水,将我带回到现实。
从 MG6 与高铁飙车推出 「高铁版」,到前段时间 MG5 的轻功水上漂,再到现如今 「碰瓷」 木兰将新车命名为 MULAN,我们可以看到名爵汽车一直都在 「作」,一直没能找到能够令到大家都欣然接受的营销方式。
倘若名爵汽车今后能够痛改前非,脚踏实地地进行营销宣传,我相信名爵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会更上一层楼。

同时,我希望名爵汽车能够说到做到,将 MG MULAN 的售价区间能够控制在 20 万元以内,让 MG MULAN 真真正正成为 20 万元以内的 「电动钢炮」。在一线自主品牌的多维度打压之下,名爵汽车唯有另辟蹊径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而放眼纯电动车市场,年轻人的第一辆敞篷跑车(Cyberster)和电动钢炮(MULAN)将会是名爵汽车树立品牌高度的好机会,电动化时代千万别再因为 「一时口嗨」,又或者是过度营销而耽误自己的前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