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 痛快舒畅
编辑 | 王凌方
10 月 3 日,比亚迪公布了 9 月的产销快报。9 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产量 20.46 万辆,销量 20.10 万辆,双双突破 20 万辆。比亚迪也是第一个月度产销突破 20 万的自主品牌。
1-9 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 119.16 万辆,同比增长 248.74%;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 118.00 万辆,同比增长 249.5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17.53 万辆,同比增长 255.3%。

同样,比亚迪 9 月 20.10 万辆的销量,不仅仅超越特斯拉全球的约 19.00 万辆,更帮助比亚迪 1-9 月的累计销量 119.15 万辆,也超越特斯拉的 90.86 万辆,重新夺回月度、季度及年累计的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的宝座。
也就是最近,关于比亚迪 2023 年销量目标 400 万辆的传闻开始在市场上广泛流传。
面对 400 万辆这个数据,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看法。
大部分主机厂的朋友不认同:
「自主品牌这 20 年来,不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么?」
「这一波比亚迪站在了新能源的风口上,以后什么变化还不知道呢?」
「400 万辆?这也太夸张了吧,超越巅峰时期的南北大众了!怎么可能?」
……
新势力的粉丝们说:
「比亚迪要真到 400 万了,这也很恐怖呀!蔚小理现在的增长也被动呀,涨得慢就是掉队!」
还有很多知名的投资者说:
「国内单一车企品牌的销量天花板就是 120 万辆,所以那些喊出什么 200 万辆,300 万的,听听就好」。
到底单一品牌年销 350-400 万意味着什么?比亚迪究竟有多大的概率能够实现年销量 400 万辆?
今天,我们就从三个维度来聊一聊。
从历史销量的维度,看看 400 万年销量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看图:中国市场 2012-2022 年 1-8 月的乘用车销量数据:

从 2012 年开始,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开始进入加速向上增长的态势,直到 2018 年达到巅峰时期的 2376.4 万辆,开始冲高回落,销量回归到 2000 万辆左右的水平。
这个销量水平在 2000 万辆正负 5% 的范围内,已经稳定了 3 年,预计今年将会是第四年。短期内,关于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暂且按照 2000 万辆(上下波动幅度在 5% 左右)来预估整体市场的总容量。
1、中国全市场品牌 NO.1—— 大众
大众集团从 2005 年开始,比较倚重中国市场。在 2016-2020 年,伴随着中国乘用车冲上销量的峰值,大众达到自己的销量高峰 ——360—410 万辆。

但是,大众在中国的市占率水平,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而呈现下滑趋势,从 2012 年的 20%,下滑到 2016 年的 16.7%,2019 年市占率有所回升,来到了 19.3% 的高位。但进入 2021 年后由于受到新能源和供应链(芯片)的影响,大众的市占率快速下滑,从 2020 年的 18.5% 下滑到 2021 年的 15.1%。
甚至,从今年开始,大众品牌有可能逐渐不再 「大众」,而是逐渐 「小众」。
以大众品牌最主力的 A 级轿车为例,朗逸、宝来、速腾这三款 TOP3 级别的 A 级轿车,在 2022 年 1-8 月的销量分别为 22.03 万辆、14.01 万辆和 13.99 万辆,同比下滑 22.54%、23.39% 和 12.39%。
B 级轿车 TOP5 的常客帕萨特和迈腾,在今年 1-8 月的上险量也出现了同比的下滑。
到 2023 年,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不再喜欢大众。
2、新能源时代的自主品牌 NO.1—— 比亚迪
进入新能源时代之后,整车市场的格局呈现明显的三个变化。
1)自主品牌份额全面提升 —— 从 38% 到 50%再到 70%

2014 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跌落到近 10 年的谷底,为 38.4%。而伴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2020 年起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以每年 10% 以上的增速增长,到今年的 1-8 月,自主品牌的市占率来到了 47.8% 的近 10 年以来的高位。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在今年将会突破 50%,预计到 2025 或者 2026 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到 70%!
2)自主品牌销量结构全面升级 —— 从 10-15 万进入到 20 万元以上

2021 年,整体自主品牌 10 万元以下的销量占比为 48.83%,整体均价水平大约在 12-13 万(客户购买口径,换算成为营收口径大约在 10-11 万元)。随着增购、换购的浪潮及自主品牌对于合资品牌的全面替代,自主品牌乘用车在 20 万元以上的占比有望持续提高。预计在 2025 年整体均价有望超过 15 万元,进入 15-20 万元水平。
3)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全面领先 —— 从 12.2% 到 43.3% 再到 70%
在这一波新能源周期里,自主品牌的 「快速反应能力+新能源技术储备」 成为超越传统合资品牌最大的有利因素。
在 2020 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为 12.2%,豪华品牌渗透率为 7.0%,而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仅为 1.0%。到了 2022 年 1-8 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为 43.3%,豪华品牌为 24.5%,而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没有发生质变,只有可怜的 4.0%。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对市场的敏感程度、快速反应能力和新能源技术储备,在新能源时代里传统合资车企不是落后一点,而是全面落后了。
4)比亚迪是新能源时代最大的受益者,没有之一
比亚迪无论是技术储备、产业链深度还是对于主流市场的牢牢把握,甚至对新能源政策的制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所以,比亚迪的市占率从 2020 年的 2.2%,跃迁到 2022 年 1-8 月的 7.6%,3 年的时间翻了 3.45 倍,并且超越吉利成为 2022 年全新的自主品牌销量的 NO.1。
从爆款矩阵,看看比亚迪明年的销量预估
1、2022 年比亚迪的产品矩阵
从上半年乘用车 12 个主要细分市场的销量图,把轿车、SUV 和 MPV 三个主要产品类型,按照 A00\A0\A\B\C 等不同级别的划分,区分成为 12 个主要细分市场(不是 3 乘 5=15,比如 A00 只有轿车没有其它)

我们会发现在这 12 个细分市场中,比亚迪主要涉及的是 A0 级轿车+A/B 级的轿车和 SUV,这五个细分市场,他们的市占规模为:77.47%;没有涉及到的是 A00、A0 级 SUV、C 级轿车和 SUV 以及 MPV 等 7 个细分市场,这些细分市场的规模为 22.44%。
可以说,目前比亚迪主要是集中力量主攻 10-20 万的 A0 级轿车+A/B 级的轿车和 SUV 市场,并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扩展到更大的市场范围。上半年推出的宋 max DM-i 从本质上也是一个前期产品的延续。
在比亚迪主攻的 5 个细分市场中,全部都有爆款产品。
1)A0 级轿车的市场份额为为 2.45%,市场规模大约为 60 万辆。
比亚迪的海豚成为销量冠军,市占率为 25.63%。预计到年底,海豚将会拿到这个细分市场的接近 40% 份额,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绝对冠军。
2)A 级轿车的市场份额为 25.06%,市场规模大约为 550 万辆。
比亚迪秦 Plus 成为销量榜的第 3 名,市占率为 6.5%。预计到年底,秦 Plus 将会拿到这个细分市场 10% 的份额,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第 2 名。
3)A 级 SUV 的市场份额为 26.78%,市场规模大约为 600 万辆。
比亚迪宋 Plus 成为销量冠军,市占率为 4.5%。预计到年底,宋 Plus 将会拿到这个细分市场 6% 的份额,成为这个市场的新的销量冠军。
4)B 级轿车的市场份额为 13.13%,市场规模大约 280 万辆。
比亚迪汉成为销量榜第 3 名,市占率 7.98%。预计到年底,汉将会拿到这个细分市场市场 10% 的份额,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第 1 名。
5)B 级 SUV 的市场份额为 10.04%,市场规模大约在 220 万辆。
比亚迪唐成为销量榜第 8 名,市占率为 4.55%。预计到年底,唐将会拿到这个细分市场 6% 的份额,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前 5 名。
2022 年比亚迪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爆款矩阵(以 9 月销量数据为依据)!
-
宋 Plus 家族:月销 4.5 万+水平;
-
秦 Plus 家族:月销 4 万+水平;
-
汉家族:3 万+水平
-
海豚:2.5 万+水平
-
元家族:2.3 万+水平
-
唐家族:1.5 万+水平
-
刚刚上市的海豹,预计在 1.5 万+水平;驱逐舰 05,预计在 1 万+水平。
8 款系列车型的合计销量在 20 万+水平,而且各自都能进入各细分市场的 TOP5。
2、2023 年比亚迪的爆款矩阵
如果我们基于 2022 年的爆款矩阵,参考 2023 年即将更新上市的车型,其实可以更加清晰的判断出 2023 年比亚迪月销量水平。
1)王朝网:月销量目标 16 万+,年度目标 200 万+
- 汉家族:EV 的销量目标为 1.5 万+,DM-i 的销量目标为 1.5 万+,合计 3 万 / 月,年销量 35 万+,成为 B+C 级轿车当之无愧的销量冠军。
- 唐家族:DM-i 的销量目标为 1.0 万+,EV 的销量目标为 1.0 万+,合计 2 万 / 月,年销量 24 万+,成为 B 级 SUV 的销量冠军。
- 宋家族:DM-i 的销量目标 4 万+,EV 的销量目标 1 万+,合计 5 万 / 月,年销量 60 万+,成为 SUV 市场的销量冠军。
- 秦家族:DM-i 的销量目标 3 万+,EV 的销量目标 1 万+,合计 4 万 / 月,年销量 50 万+,成为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 全新车型:轿车+SUV+MPV 三款产品,年销量目标为 20 万+。
2)海洋网:月销量目标 9.5 万+,年度目标 120 万+
- 生物系列:海豚的销量目标 3 万+,海豹目标 2 万+,合计 5 万 / 月,年销量 60 万+,成为全球纯电车型销量的 TOP5。
- 军舰系列:驱逐舰 05 的销量目标 1 万+,护卫舰 07 目标 1 万+,合计 2 万 / 月,年销量 24 万+,与王朝网形成有效的互补。
- 全新车型:海鸥的销量目标 0.5 万+,海狮目标 1 万+,护卫舰 05 目标 1 万+,HX 的目标 0.5 万+,合计 3 万 / 月,年销量 30 万+。
3)腾势:月销量目标 5.5 万+,年度目标 30 万+
- MPV 系列:D9 DM-i 的销量目标 1 万+,EV 版本销量目标 0.3 万+,合计 1.3 万+,年销 15 万+,成为 MPV 市场的领跑者。
- INCEPTION:销量目标 1 万+,合计年销量 10 万+;
- SUV 系列:现款 X 改款车型,销量目标 1 万+,中大型 SUV 销量目标 1 万+,合计 2 万+,年销目标 6 万+(预计 2023 年 Q3 正式交付);
- 轿车系列:中大型轿车,预计 2023 年 H2 正式发布。
4)高端品牌:四款车型,年销量目标 1 万+;
5)神秘品牌:是的,比亚迪还有第五个渠道或者品牌,面向更加潮流时尚的客户群体,预计 23 年销量目标在 5 万+。
汇总一下,王朝网 —200 万+;海洋网 —120 万+;腾势 —30 万+;高端 —1 万+;神秘品牌 —5 万+,合计下来就是 350-360 万的水平。
从出口布局,看看比亚迪明年的海外销量
9 月 28 日,比亚迪举办了乘用车欧洲发布会,官宣进入欧洲市场。在 2022 年,比亚迪已经布局全球 40 个国家和地区,包含亚洲(22 个)、欧洲(10 个)、大洋洲(3 个)、南美洲(6 个)。

在率先交付的新西兰,元 Plus EV 在登陆新西兰的第二月,以 448 辆的销量位居新西兰电动车销量排行榜第 3 名。
在澳大利亚,已经有 1500 辆的元 Plus 运抵,另外还有 800 辆在途。也说明了,元 Plus 具有成为全球爆款车型的潜质。
在巴西,首批 200 台宋 Plus DM-i 已经全部预订完毕,预计今年 12 月交付,第二批 250 台于 9 月 28 日开放预定。
在香港,十一之前比亚迪举办了首个车展,目前海豚及海豹的订单有望超过 3000 辆。
在泰国,比亚迪将会建设首个海外乘用车整车厂,预计 2024 年建成投产,产能规划 15 万辆,主要面向东盟及欧洲市场。

比亚迪在泰国建设首个海外工厂,规划产能 15 万辆,预计在 24 年投产。同时,比亚迪在泰国市场会推出元 Plus EV、汉 EV、唐 EV、秦 Plus DM -i、宋 Plus DM-i 及海豚等车型。并在 12 月 1 日 - 12 日,参加 2022 第 39 届曼谷国际汽车博览会。
随着比亚迪在全球各个区域开拓市场,未来也有至少 4 款的全球化车型作为出口的主力。
1)元 Plus EV:作为国内市场紧凑级纯电新能源 SUV 的销量冠军,这款车型无论是尺寸还是售价,放到全球市场也非常具有竞争力 —— 预计,明年包含海外市场的月销量将会超过 5 万+;
2)宋 Plus DM-i:作为国内市场紧凑级 SUV 的销量冠军,宋 Plus 已经开发了多个海外版本(左舵欧标、右舵欧标、国际标等)。据悉,宋 Plus 将会作为明年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和南美市场)的主销产品,预计明年包含海外市场的月销量将会超过 8 万+;
3)海豹:作为目前 e 平台 3.0 的集大成者,主要会推向欧洲市场,销量对标竞品车型。预计,明年包含海外市场的月销量将会超过 3 万+;
4)海豚:作为入门版本的 e 平台 3.0 的产品,已经在国内市场充分证明了产品的竞争力,如果进入东南亚市场,也将会是一个爆款产品。预计,明年包含海外市场的月销量将会超过 5 万+。
上述的这四款全球车型中,至少有 2-3 款车型会进入 2023 年全球新能源车型销量榜的 TOP5。
9 月,比亚迪公布的最近出口数据为 7,736 辆,而 1-9 月比亚迪已经累计出口 22,749 辆。
据悉,比亚迪目前海外市场的初步预定量已经超过 10 万,海外月销目标 3 万 / 月,预计年销量目标 30 万辆。
小结
1、纵观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 20 年发展历程来看,无数次都验证了 「没有企业的时代, 只有时代的企业。
这一次踏上时代节奏的比亚迪,有机会超越由合资品牌创造的中国市场单一品牌年度销量纪录和市占率纪录!
2、结合 2022 年比亚迪的爆款产品矩阵,完成 360-400 万辆还有非常大可能性的。
国内销量目标在 350 万辆左右(其中王朝 200 万+海洋 120 万+腾势 30 万+高端 1 万+新品牌 5 万);
海外销量目标在 30 万辆左右(王朝网 15 万辆,海洋网 14 万辆,其它 1 万辆)
这么分解下来,2023 年比亚迪的销量目标大约在 380 万辆左右。
3、无论 2023 年比亚迪能否完成年销 400 万辆的壮举,无疑都会创造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品牌的销量奇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