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玉龙
BMW I Venture 投资了成立于 2020 年的初创公司 Our Next Energy,这家一共募资了 8500 万美金的企业,想要在密西根投资 16 亿美金建设本土的 20GWh 磷酸铁锂工厂。这家企业技术路线,我也花时间来梳理一下。
从总体设计思路上,这家企业是围绕磷酸铁锂(LFP)和无阳极电池(AFB),整个设计思路确实有点像宁德时代的 AB 电池。

第一个电池(Aries),采用我们知道的 “cell-to-pack”,在电池 Pack 中直接堆放和使用磷酸铁锂 (LFP) 来实现较高系统级能量密度。
第二项技术,称为 Gemini “高能电池组”,该技术与第一个电池复合使用,扩大续航里程。

产品的设计思路
这个第一代 Aries 电池主要面向商用车,电池能量为 79kWh,尺寸规格为 1630766288mm,系统的能量密度为 144Wh/kg,287Wh/L。成组效率为 76%。

第一代铁锂电池主要面向商用车、储能方面,总体设计思路没啥大的特色。

复合的电池
在 BMW 投资以后,这家公司还给 BMW 提供了一套电池,主要使用 Anode Free 的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到了 1007Wh/L。这是一款 240Ah 刀片无阳极电池,由于功率特性差,所以也是加入了复合的方法来使用。

这个面向的设计是 185kWh 的电池,两种电池直接复合使用。

这里面就是两种不同循环的特性的进行组合,由于 AFB 的循环次数比较少,这家创业公司也知道这个事情,所以组合的时候,让 LFP 作为主要的循环电池,让 AFB 作为储能的使用,这样组合调度使用可以优化整个循环特性。
备注:目前 AFB 大家都能做成高能量密度但是循环特别不好的方案,但是这里就为了解决循环不好问题,采用了特殊的系统设计。

在这里就设计了把 AFB 和 LFP 交替使用的做法,这里的好处就是由于刀片磷酸铁锂电池的热特性要好一些,热失控传播的时候能抗住。

这个电池系统由于整体的能量密度比较高,所以把 DCDC 都集成进去了。

这里目的是蓝色的部分可以吧单纯的 LFP 模块作为主要循环的产品,让混合模块作为能量们补充包,概念上就是能存储能量,但是使用次数比较有限的 LMO 的 Anode Free 的电池包,这个化学体系选择很有意思,也是围绕成本去考虑。

小结:我觉得这家公司想法还是有的,也是根据现有电芯实际特点,做了高能量密度循环次数确实有限,安全性也不太好的特点,200 次也能用到车上,真的是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