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世耘
编辑 | 王凌方
集度亮出了量产车的冰山一角,证明自己不是 「动画片造车」 的同时,也试图回答成立 605 天以来一直被追问的问题:「迟到」 如集度,到底怎么和头部的蔚小理,和新王埃安、问界、极氪比?
10 月 27 日,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 ROBO-01 探月限定版正式发布,新车售价 39.98 万元。虽然是只有 2000 辆的限量款,但其智能驾驶系统的硬件部分、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系统,以及 0.249cd 的风阻系数等多项核心配置、指标将与之后的大规模量产车一致。
11 月的广州车展上,集度将发布 ROBO-01 的大批量量产版,并与探月版一道,在 2023 年三四季度发布。对于价格,集度 CEO 夏一平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非常有竞争力。

探月版提供的信息让我们得以一窥 「后来者」 集度的核心竞争策略:
「前一波电动车已经把电动化的产品基础拉得比较平,产品趋于同质化。但智能化的竞争才方刚开始,这是集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领域。我们要做好精准定位,做到人无我有 / 我优,把核心产品理念和体验放在智能化领域,希望用技术的方式改变这个行业。」 夏一平说道,「体验好的东西客户一定会买单,月销一万的时候,是我能长出一口气的时候。」
在已经 「卷」 起来的智能化领域进一步锐化产品,集度做到了吗?
如何打造汽车机器人
透过量产产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集度 「汽车机器人」 的理念。
「汽车机器人具备三个能力:自然交流、自由移动和自我成长。(集度)整个技术(设计和体系)都是往这个方向去走的。」 夏一平以 ROBO-01 的智舱为例解释了集度从理念到产品的实现过程。

ROBO-01 探月版搭载了高通第四代 5nm 骁龙数字座舱平台――8295 芯片,算力达 30TOPS,是 8155 芯片算力的近 8 倍;其搭载 35.6 英寸 6K 一体屏,具备 95% NTSC 高色域和 10000:1 超高对比度。
这些硬件支撑着可实时反应真实路况的 3D 智能驾驶地图,和端侧部署完整语音 AI 模型的语音交互系统,全端侧语音识别速度快至 0.5 秒,端到端的响应速度在 0.7 秒之内,完全摆脱对网络信号的依赖。
这意味着,车内人发出语音指令后,交互系统 「听懂」 的时间是 0.5 秒;而从系统 「听懂」 到执行命令,则在 0.7 秒之内。换而言之,1.2 秒之内,语音系统可完成用户的语音指令,减少很多 「思考」 和 「反应」 的时间。

在这背后,是集度对汽车机器人 「自然交流」 能力的支持。
「自然交流」 的核心要求是像人一样,能够根据情景和语义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而不是依靠一些特定的 「关键词」 去触发系统内的 「指令集」,去执行命令。
但自然语言神经网络(AI)的准确率取决于其模型的大小。越大的模型可计算越高精度的参数,从而获得更精准的答案。但在汽车这样的端侧部署大模型往往受限于算力,必须进行剪枝降低计算精度,车辆才能 「带得动」。
而为追求 「自然交流」,集度决定部署完全模型,进而选择了更高制程和算力的高通 8295 芯片。「我们并不是为了堆料,而是对标功能目标来配置相应的硬件。」 夏一平表示。
「过冗余」 标配背后
从功能需求出发来配置硬件的理念,同样反应在集度智能驾驶的部分。
ROBO-01 探月版的智能驾驶硬件包括:508TOPS 的双英伟达 Orin X、2 个探测距离可达 200 米的禾赛 AI128 激光雷达、7 个 800 万像素摄像头,4 个 300 万像素向舌头和 1 个 200 万像素摄像头,以及 5 个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

ROBO-01 探月版可实现点到点的智能驾驶能力,具备高速域、城市域、泊车域 「三域融通」 的能力,即将不同路况下的领航和泊车无缝衔接的能力。
在感知方案上,夏一平透露初期落地时,集度将采用重感知和高精地图融合的方案。
8 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宣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 6 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10 月下旬,广州、深圳两城发放城市高级辅助驾驶地图许可,百度首批获准,将支持车企量产搭载城市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作为百度的合资公司,集度的智能驾驶能力也将率先在这六个城市落地。
虽然在前期会应用高精地图,但集度的这套智能驾驶硬件也着实 「厚重」,双激光雷达和 7 个 800 万摄像头的配置在目前业内是绝无仅有,而且将在集度的大批量量产车上全系标配。

为什么在感知硬件上如此之 「卷」?
夏一平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硬件配置的选择也同样基于对智能驾驶功能目标的需求而设置,「(现在)也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有些功能不加激光雷达我们也能做,但可能能力要小很多。比如在低速或泊车场景,有了激光雷达之后我们就更加有优势。」
「但这不代表我们认为硬件性能越高越好。我们始终追求最合适的算法配置最高效的硬件。未来算法进化后,也许可以从 800 万(像素)降到 500 万,甚至 300 万也行。但现阶段,我们希望整个系统能够更安全一点,所以在某些方面稍微过于冗余一些。」
这种冗余不仅体现在感知硬件上。集度量产车在用双 Orin 互为冗余的同时,还通过座舱内的 8295 进行紧急靠边停车的双冗余安全功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集度对百度自动驾驶神经网络的复用程度也是相当高。站在做 L4 级萝卜快跑的 AI 基础上,集度在 9 个月内跑通了高速与城市双域融合领航智驾能力。目前不仅能做无保护左转,而且能够实现掉头 / 转盘等 U 型转弯的功能。
「极端」 车型背后
事实上,为了做到与市场上同类竞品的差异化,集度将首款产品做得有些 「极端」。

ROBO-01 探月版没有隐藏门把手,而是完全取消了门把手。4 扇电动门和 4 颗毫末波雷达不仅能够实现车钥匙靠近自动打开,而且还可实现语音开门的功能;车内,U 型方向盘也取消了拨杆,绝大部分中控按键也被取消了。
在视觉和体验上,无物理按键将非常 「炫酷」,但也极端考验产品背后的软件能力,其是否能做到高度的可用可靠性,以避免一些极端情况下无物理按键带来的不便甚至风险。

对此,夏一平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集度通过对软件的理解和 JET 电子电气架构来实现对 「极端」 车型的功能可靠保障。
目前,集度已有 2000 多人,其中接近 70% 都是软件工程师,打造了集度的 SOA 操作系统,目前已实现行业首个 SOA 化舱驾融合,而且在生产端灌装软件仅需 1.5 个小时,即可实现车辆正常行驶使用。
「我们在软件层已经准备好了跨域融合,只需要等待一个(能支持)的系统级芯片,(即可实现硬件层面的域融合);而 1.5 个小时(的灌装速度)在业内是非常惊人的。」 夏一平表示。

在 SOA 操作系统之下,JET 的 EE 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整车控制和动力总成四个域控,通过高带宽的千兆以太网环路,链接全车传感器、高性能计算平台。
「首先是对软件的理解,之后要能够把这些理解后的功能真正工程化做出来,同时要对未来芯片、传感器、智能化技术走向能够充分理解和预测。这是一个系统化的能力,(也是集度保障‘极端’车型可靠性的核心)。」
一平表示,目前集度已经完成了明年全年的零部件和产能预定,产销协同的所有环节都已经跑通。「现在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服务、销售体系的搭建上,以保证品牌用户的体验。集度和我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后面会有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