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as.Liu

Lucas.Liu

Model 3
Cybertruck
关注

特斯拉面前的第二道窄门

特斯拉

2022-11-12

作者:温斯罗普

前段时间在巴伦投资者年会上,现场的 Q&A 环节有人问了 Elon Musk 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投资特斯拉而不是便宜得多(注:PE 倍数低得多)的奔驰?

这里不打算重复 Elon Musk 的回答,我想延伸一下,顺便说一个分析这个问题的框架。

特斯拉和奔驰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可以拆成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层,特斯拉是电动车公司,奔驰是燃油车公司。

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核心区别在于驱动能源上,电动车驾驶感受更顺滑,但带着一块笨重的电池;燃油车补能网络现阶段更完善,但车型越小空间利用率越差。在驱动能源和使用体验这个层面上难分伯仲各有千秋,优劣形势见仁见智。

如果非要有一个压倒性因素,那么可能就是各个国家的政策更倾向于电动车,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再叠加上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动车近年来销量快速渗透。

即使如此,电动车最终也不过实现了 「替代」 燃油车。试想一下,当你在市场竞争中吃掉了其他人的份额,很可能就是原本应该其他人赚的钱归了你,也就是 1 加 1 等于 2 的零和游戏,这很难解释得了特斯拉和奔驰巨大的估值差异。这个估值差异有多大?别忘了,特斯拉现在的估值大于世界上所有已上市汽车公司估值的 「总和」。

第一层的逻辑毫无疑问无法解释两者估值的巨大差异。简单总结一下,也就是只依靠出售大量车辆来赚钱的公司,无论出售多少车辆都无法达到特斯拉现在的估值水平。

那么特斯拉的估值依靠的第二层逻辑是什么?

第二层,特斯拉不仅想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还想成为物理世界里的自动化服务提供商。这或许才是特斯拉跟奔驰的本质区别。

「物理世界的自动化服务提供商」 这句话有点绕口,换种方式来理解。

想想一座工厂里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他们一天工作 8 小时,如果这座工厂要 24 小时运作则要雇佣更多的工人三班倒。但用一套机械流水线来替代所有工人,就可以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可以实现以上替代的逻辑在于,一套机械流水线的年折旧费用(及维护费用) vs 三班工人的年工资(及工人相关综合支出)相比,到底可以低多少。如果再告诉你这个机械流水线几乎不要钱,是不是隐约感觉到好像天上掉馅饼了,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事儿。

但这几乎就是特斯拉在干的事情 「物理世界的自动化服务提供商」,就是去掉昂贵的 「工人」 换成几乎不要钱的 「机械流水线」 —— 去掉司机,让电动车自动驾驶。

大部分时间车子原本每天只开 2 个小时,剩下的 22 个小时要么停在住宅停车场,要么停在公司停车场,实际利用率不到 10%。现在车子可以自己开出去,使用率大幅提升。如果可以作为运营车辆共享出去,那么使用率就可以提升 5 倍甚至更多。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成本,但使用率大幅提升,价值也就可以大幅提升了。公司估值与能提供的价值正相关,这个不难理解。

第三层,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特斯拉能实现第二层逻辑?奔驰或者其他汽车公司难道不能实现吗?个人认为,任何公司都可能实现,只不过这些公司需要做对两件事情。

第一,车子要能卖得出去,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要足够强。车子在路上的保有量要足够多。

第二,卖出去的车在软硬件架构上都保留了实现通用自动驾驶的可能性。卖更多的车是为了更多的潜在自动驾驶终端在路上跑,收集更多更广的数据来达成最终目标 —— 自动驾驶。

所以,遇到卖了很多车但并不考虑以自动驾驶为目标的公司;又或者是,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自动驾驶但没卖出去多少台车的公司,最终都很难实现第二层逻辑。如果无法实现第二层逻辑,那么最多就是成为第二个奔驰,而不会成为第二个特斯拉。那么估值逻辑就应该不同。

卖车这道窄门,特斯拉已经闯关成功。而自动驾驶是特斯拉必须闯过去的第二道窄门,它必须全力以赴冲关。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