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温斯罗普
众所周知,特斯拉不止一次在股东大会上提过 2030 年要达到 2000 万 / 年的销量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依靠现有的 Model 3/Y 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因为电动车本身由于生产成本比较燃油车高,平均售价就比燃油车高出不少;而 3/Y 又是这些电动车里面价格较高的那一档,以至于特斯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被归类为 「豪华车」。价格和销量是强相关的,想要销量实现成倍地大幅地提升,就要在价格上大幅下降才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没有可能推出一台售价 15 万元的特斯拉?
首先,为什么是 15 万的特斯拉?
先来了解一下现在中国市场汽车销量市占率(按价格区间),售价 10 万以下的车占比约 20%,10-25 万占比约 60%,25-35 万占比约 15%,35 万以上占比约 5%。现在特斯拉的 3/Y 属于 25-35 万这一档,如果可以推出一款 15 万元左右的车那么就可以打进 10 万 - 25 万这一档,大概的市场容量是现有市场的 4 倍。
然后,来看推出 15 万的特斯拉能不能达成 2000 万 / 年的销量目标?
按年销量来计算,今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差不多 50 万辆,新能源年均渗透率在 25% 的水平,假设 2030 年渗透率到了 75%+ 水平,那么特斯拉现有 25-35 万这一档的销量到达 150 万辆左右;而推出 15 万的特斯拉可以在这一档提升 4 倍的销量,大约可以额外售出 600 万辆。合计在中国售出 750 万辆特斯拉,占全球目标 2000 万辆的 37.5%。因此,推出 15 万的特斯拉看起来是可以支撑销量目标的。
最后,来看有没有可能推出一台售价 15 万的特斯拉?
毋庸置疑,这需要一些天时和地利。按 Q3 的财报数据现在的 3/Y 综合售价约在 30 万元,毛利按 27% 计算,则生产成本约为 22 万元。拆分一下,其中 40% 是电池成本约 8.8 万元,剩下为车身电子等成本约 13.2 万元。
假设电池的上游原材料陆续投产扩产,使得电池成本从目前的历史最高点往下降大约 20%,降到约 7 万元;大宗商品和芯片等等也降价约 20%,则车身电子等成本降到约 10.56 万元。
15 万元的特斯拉尺寸应该比 3/Y 要小一圈,假设电池容量减小 40%,成本为 4.2 万元;车身电子等成本相应减少 30%,成本约为 7.39 万元。合计 11.59 万元,保持 30% 的毛利率情况下售价约为 15.06 万元。
最后的最后,为了保证这台车还有实用性,大概测算实际续航减少应该在 20-30%(由于减了重量所以能效会更加好),相比现在 3/Y 的 cltc 556km 减少到 cltc 390-450km,似乎城市通勤和周边游都没什么问题,特别是在超充站充足的情况下。
所以,特斯拉未来有可能会推出一款售价约 15 万元的新车型。不过确实需要一些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