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在 12 月 6 日发布消息,称苹果将推迟汽车项目量产时间一年,到 2026 年才会量产自家的首款车型。同时彭博社还曝出,苹果缩减了自动驾驶项目的规模。
这篇文章爆料的内容非常劲爆苹果此前预计每辆车的售价将超过 12 万美元(约合 84 万人民币),但目前的最新目标是低于 10 万美元(约 70 万人民币)。
这意味着,2026 年量产的「苹果车」售价将对应目前市场的特斯拉 Model S、奔驰的 EQS、Lucid Air 这类中大型轿车。
放弃完全自动驾驶?
文章透露,苹果目前尚未确定首款车型的具体设计,仍处于「原型验证」阶段。

这辆车的硬件设计由 Canoo 的前首席执行官 Ulrich Kranz 博士主导,大家可以参看 Canoo 目前的车型,我对 Canoo 这个美国新势力也有过介绍,目前的 Canoo 经历股价二次回春,正在为量产做准备:
苹果此前有着雄心勃勃的量产「L5 级真无人驾驶」的计划,甚至整车的设计也围绕「无人化」进行设计。
但最近几个月内,苹果在意识到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难题难以短期攻破后,终于开始妥协。从自动驾驶,降级到辅助驾驶。
苹果计划推出包含方向盘、踏板等完整驾驶套件的车型,目标是在高速公路上可以实现看电影、玩游戏的额外功能,同时在恶劣天气或达到城市路况时,给予驾驶员足够时间切换到手动控制。
苹果正在探索远程指挥的想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司机和从远处控制汽车。
这实际上与国内车企竞相追逐的高速领航功能比较类似,其本质属于 L2。而且进度上更是不及国内车企,毕竟 2023 年开始城市道路的领航功能将开始推送。
车辆外形没有定稿,完全自动驾驶为目标的产品理念发生逆转,这对于 2014 年便开始造车计划的苹果来说一定非常沮丧,但认清现实并快速调转船头,作为全球科技巨头的苹果依然拥有强劲的实力。
苹果造车的是人事划分
苹果汽车目前由大约 1,000 名员工组成,他们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渥太华、苏黎世、亚利桑那州。
许多基础工程工作、工业设计和软件开发都在桑尼维尔完成,而汽车未来操作系统的部分开发在渥太华(2016 年从黑莓的长期汽车软件制造商 QNX 那里挖人)。

目前,苹果造车项目的总负责人,依然是在去年接替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离职的凯文·林奇(Kevin Lynch)。我曾对此有过报道:Doug Field 离职,苹果造车面向软件
林奇这个人工作经历非常稳定。曾在 Adobe 任职 17 年,位及 CTO。2013 年在入职苹果,负责 Apple Watch 项目和健康业务一直至今。

软件方面由前特斯拉经理 Stuart Bowers 负责。

而安全工程、测试和监管事项由前福特汽车公司高管 Desi Ujkashevic 负责。
写在最后
目前,苹果造车的时间表如下:
-
2023 年底前做好外观硬件部分的设计;
-
2024 年之前对功能进行设定;
-
2025 年对车辆进行测试并准备量产;
-
2026 年如期交付。
苹果知难而退选择了技术难度更低的高速领航技术路线,这提醒我们强如苹果这种科技巨头,短期内量产真无人驾驶技术依然难以实现。
但苹果造车推迟一年,可以为国内车企的「新生代」品牌,诸如集度、小米等带来至少 1 年的缓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