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玉龙
2022 年 11 月,美国共售出 79,935 辆新能源汽车汽车(65,338 辆纯电动和 14,597 辆插电混动汽车),同比增长 31.3%,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目前是 7.14%。而 2022 年累计售出 816,154 辆新能源汽车,2021 年全年的量是 63 万左右,预计今年大概在 90 万台。
我想花一些篇幅来看看美国的市场,也是看拜登这么折腾,能不能把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搞起来。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投资 3,690 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将重点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我们看到这套政策也是抓住了重点。
◎新车税收减免:提供单车 7,500 美元税收抵免,补贴有效期为 2023 年 1 月到 2032 年 12 月。取消此前针对汽车制造商 20 万辆补贴上限限制。
◎二手车(小于 2.5 万美金):税收抵免为旧车销售价格的 30%、上限 4,000 美元,补贴有效期为 2023 年 1 月到 2032 年 12 月。
◎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的税收抵免延长至 2032 年,最多可抵免成本的 30%,税收抵免的额度上限从此前的 3 万美元提升至 10 万美元。
◎10 亿美元用于清洁重型车辆,如校车、公共汽车和垃圾车。

美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供给
美国市场从产品供给来看,是很缺乏的,以至于目前排在前列的还有日产的 LEAF。

通用汽车
通用汽车由于产品召回,在 2022 年的量是比较少的。而 2025 年规划的产能是 100 万,期望生产 60 万台,因此在 2023 年,包括 EQUINOX 纯电动,Blazer EV 等等产品陆续会推出,因此要实现 2023-2025 年 100 万的目标,因此明年可能就能往 20 万走,其中 Bolt BEV 的产量就很明确要往 7 万台车走。
2023 年对于通用来说还是一个过渡期,随着合资的电池厂开始生产,整个量都是可以的。由于法案将税收抵免拆分成两个 3,750 美元 / 车等份,针对电动汽车所用的电池及所用的关键物质和核心部件提出本土化组装要求:
◎第一个 3,750 美元 / 车补贴:电池关键物质(含镍锰钴锂、石墨等)40% 的价值量由美国或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提取或加工、或在北美回收利用(2023 年),该比例从 2024 起每年按 10% 递增,至 2027 年到 80%。
◎第二个 3,750 美元 / 车补贴:电池部件(含正负极、铜箔、电解液、电芯以及模组)由北美制造或组装的价值量达到 50% 以上(2023 年),2024-2025 年该占比大于等于 60%,从 2026 年起该比例每年按 10% 递增,至 2029 年达到 100%。
因此在这里通用能实现 3750 美金的补贴。

福特
福特到 2023 年底,全球电动汽车年产能将达到约 600,000 辆,到 2026 年,年产量将达到 200 万辆以上。因此从切分来看,在 2023 年福特在美国的量可能在 45 万台以上。
◎Mustang Mach-E:每年 270,000 辆(北美、欧洲和中国,美国可能要占到 20 万台)。
◎F-150 Lightning:每年 150,000 架(北美)。
◎E-Transit:每年 150,000 辆(北美和欧洲,估计美国 10 万台)。
◎全新 SUV:30,000 辆(欧洲)。

Stellantis 现在分成了两部份运营,原有克莱斯勒的部份,从目前来看,北美的电池还没准备好,可能 2023 年都还是以插电混动为主,这可能会大大加强美国的插电混动 2023 年的量。
◎道奇发布了旗下首款插电混动车型 HORNET,采用了阿尔法・罗密欧 Tonale 共享平台打造,本次共计推出了 HORNET R/T 插电式混合动力。
◎Jeep 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 Avenger,从小型纯电动 SUV 车型开始走量(这款不在美国卖),在北美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将是一款名为 Recon 的大型 SUV(2024 年处开始在美国生产 Recon)。

而日韩的产品,都涉及到一个补贴在北美组装的问题。
补贴的实际约束
由于美国的补贴首先设置了前置条件,需同时满足才具备申报资格:
◎新车须在北美进行组装。
◎2025 年起电池关键矿物质不得由《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中所列示的外国关注实体提取、加工或回收;2024 年起电池部件不得由外国关注实体制造或组装。
◎车辆价格要求:仅限于定价不超过 8 万美元的电动卡车、货车和 SUV,以及价格不超过 5.5 万美元的轿车。
◎购车人收入要求:个人总收入限额为 15 万美元,户主为 22.5 万美元,联合申报人为 30 万美元。
对于美国加州的特斯拉车主而言,并不是一定能满足这个条件,这次整体的效果就是对着美国三大通用汽车、福特和 Stellantis(克莱斯勒)三家来看的,因此明年的增量,特斯拉会有一个提升,这三家的车辆需求增幅最大。因此美国市场目前的问题,是卡在电池产能上的,和欧洲开始鼓励车辆增长,而本地的电池产能落后不一样,这次美国是通过抓住车企,让他们去落地本地的电池产能的方法。
假定 2023 年整个电动汽车的量可能不及 180 万的预期,主要是受制于电池这块的产能上量赶不上,因此在 2023-2025 年,根据北美电池产能的上量速度可以估算整个电动汽车的销量的达成率,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观测点。

小结: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实领先于全球好几年,由于体量太大我们在往市场化转轨,这个过程中确实需要走出去。但是去到这些落后于我们几年,还在用政府资金进入培育期的市场,势必会遇到激烈的抵抗。这如同前几年我们在砸钱的时候,不希望外国车和外国电池来拿补贴一样的道理。在不同的时间节奏中,怎么操作还需要一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