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陶烟烟
芝能主要观点:
- 大众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 2022 年上半年的低基数。若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持续,大众可能在 2023 年下半年面临显著的销量同比下降风险。
- 在竞争方面,大众在保时捷等高端运动奢华品牌上表现稳健,而在豪华品牌如奥迪方面已显迹象受挫。针对大众和斯柯达等更普及的品牌,公司需寻找与高端线不同的战略方向。
- 大众集团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但无有效手段应对目前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可能的策略是进行收缩。

大众集团财务数据概览
大众集团的上半年总收入达到 1563 亿欧元,同比实现 18%的增长,然而营业利润为 113 亿欧元,同比下降了 13.9%,使得营业利润率为 7.3%。
在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全球交付汽车 437.22 万辆,同比增长了 12.8%。
- 全年销售预期的下调
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除中国外的其他地区实现了 21%的销量增长,但集团对全年的销售预期进行了微调,从原先的 950 万辆调整到 900 万至 950 万辆。
大众集团品牌差异化分析
上半年大众集团四大汽车品牌群的经营表现如下:
- 核心品牌群 : 销售收入 687.64 亿欧元,增长 30%,营业利润达 37.73 亿欧元,利润率为 5.5%;
- 豪华品牌群 :销售收入 341.69 亿欧元,增长 14%,但营业利润下滑 32%至 34.17 亿欧元,利润率为 10%;
- 运动奢侈品牌 (保时捷): 保持强劲盈利能力,交付量增加 15%,营业收入增长 14%至 204.3 亿欧元,销售利润增长 10.7%至 38.5 亿欧元,回报率为 18.9%;
- 卡车部门 TRATON :销售收入增长 27%,营业利润大幅提升至 18 亿欧元,利润率为 8.1%;
- Cariad 和电池部门 :处于早期投入阶段,收入分别提升 32%至 3.29 亿欧元,和 -10.88 亿欧元;电池部门的营业利润则为 -1.81 亿欧元。
大众集团的区域销售和品牌销售量
大众集团主要依赖于欧洲和中国市场,其中在欧洲销售 198 万辆,占 46%,在中国销售 145 万台,占 38%。
品牌销量组成:
- 大众品牌 222.4 万台,SKODA 销售 43.2 万,但利润贡献较有限;
- 保时捷和奥迪的销量增长,是主要的利润输送品牌。




大众利润率目标和战略
大众设定的营业利润率目标差异显著:核心品牌 8%,豪华品牌 14%,运动品牌 20%,差距比较大。
财务考核下的战略
大众集团在投资者活动日上,强调将聚焦战略调整,基于“价值高于数量”的原则,优先考虑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这个战略实际上美国车企已经一直在努力实践了。
实现集团销售回报率的增长,大众汽车集团将其回报目标责任分配到旗下各品牌,尤其是强化盈利能力及现金流,并降低资本密集度,各品牌将首次推出自己的绩效方案。
品牌集群被评估关键的指标绩效,关注重点是经营业绩、销售回报、净现金流、现金周转率(CCR)和投资比例。
大众的中国市场战略
大众汽车在软件方面的短板正在通过与中国的智能驾驶企业合作来弥补,包括地平线和中科创达等,还将与小鹏汽车、上汽集团合作研发纯电动车型。
大众在中国销售压力
大众汽车的销售增长来源于 2022 年上半年较低的基数,当时行业内普遍由于零部件特别是芯片供应短缺产能不足。但 2022 年下半年较高的基数,让大众面临很大的增长压力。
- 2023 年下半年在中国
由于购置税政策带来的 2022 年的销售增长,在 2023 年并没有得到持续,销售压力增大。





大众的纯电销售
2023 年上半年,纯电动车 (BEV) 交付量为 32.3 万台,同比增长约 50%,占总交付量的 7.4%。在欧洲上半年末纯电动汽车订单储备量超过 20 万辆。
-
2023 年 Q1 的纯电动交付量为 14.1 万
-
2023 年 Q2 的纯电动交付量为 18.1 万
-
2023 年预期
2022 年交付量只有 830 万,2023 年的总体增长并不乐观,预估今年存在一定的压力。

总结
中国和欧洲是大众集团两大市场,对于大众汽车集团的业绩增长至关重要。
在中国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大众不但面临着市场份额收缩的风险,盈利能力也因残酷的价格战等原因而遭到挑战。
因此,如何走向新时代将成为大众汽车的关键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