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关注

打造移动智能空间:smart 汽车的研发灵感

smart

2023-09-28

作者: 陶烟烟

smart 近期的新合资和运营案例,现在来看是非常有价值可以去探讨的。 在 2019 年 3 月,吉利集团与戴姆勒共同宣布将创建一个合资企业,致力于在全球范围推动 smart 品牌向电动化的转变。s mart 的纯电动汽车设计由梅赛德斯-奔驰的设计部门负责,而吉利提供工程研发的支持。

smart 品牌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的研发团队。本文主要针对近期与他们的交流,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理解。

在数字时代下, 电动 smart 是围绕"有温度的科技"展开 ,将顶级的软硬件标准、全栈自主研发的原则和不断刷新用户体验的理念融入了 smart 品牌的核心 内涵 中。

smart 的智能驾驶

成都车展上,smart 对外公开了 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迭代战略路线

现阶段处于 smart Pilot Assist 1.0 的 L2+智能辅助驾驶阶段;2023 年底将进入 smart Pilot Assist 2.0 的智能领航辅助系统 (NSP) 阶段;2024 年底实现 smart Pilot Assist 3.0 的高阶智能领航辅助系统 (NSP PRO)。

  • 在这个领域,smart 采取了两条路线:

全栈自研 :围绕英伟达 Orin 来做

第三方融合的策略 :使用 Mobileye 的资源

与业界顶尖伙伴合作,自主掌控关键技术、核心算法以及人机交互系统的集成迭代,不断推动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

智能驾驶技术路线分为:应用一代、投产一代和预研一代。

  • smart Pilot Assist 1.0 已经具备 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着重在安全性和人机共驾的舒适性上做文章,力求更好的用户体验。
  • smart Pilot Assist 2.0 基于 mobileye supervision 技术,拥有 12 个摄像头,进一步提升了智能驾驶的性能
  • smart Pilot Assist 3.0 将采用 NVIDIA DRIVE Orin 作为计算平台,以实现更智能的辅助驾驶和更可靠的主动安全产品体验。与 NVIDIA 的合作还将加速智能驾驶和智能 AI 系统的研发,提高模型训练效率,为未来城市的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体系建设提供强大支持。

在智能驾驶的领域, s mart 通过子公司的模式来实现快速推进 ,利用吉利的协同资源,持续快速迭代产品,每月更新智能驾驶产品,每三年进行产品代际更新。构建数据闭环,高效反馈苛刻场景的经验,这套逻辑就在一个外资的品牌上实现了自动辅助驾驶的赋能。

特别是 算法和数据中心这块 ,也是快速去构建,做到这点的合资公司凤毛麟角。

从双方股东来看,尝试在品牌研发层面放权甚至可以敏捷协同,这事大有可为。

智能座舱:沉浸式智能座舱体验

智能座舱领域 smart 走的很先进,性能好不好,也确实是直接决定体验的。smart 智能座舱 Roadmap 战略路线已经明确规划,下一代沉浸式智能座舱体验正崭露头角。

  • 1.0 时代:技术过渡与突破

在 1.0 时代,smart 智能座舱采用了先进的 8155 芯片,这是从 4G 向 5G 的关键技术过渡时期。用户可以期待到 Beats Audio 的音响系统,In-cell 显示屏 1080p 分辨率,以及 W-HUD (抬头显示) 。这些技术的引入使智能座舱迈出了第一步,提供更出色的音频体验和清晰的可视化界面。

  • 2.0 时代:全面升级

智能座舱的 2.0 时代标志着全面升级。采用 AMD 芯片,全面实现 5G 连接,Beats Audio 系统也升级到了全新的 AUD 平台。显示屏方面,OLED 屏幕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享受,1080p 分辨率的同时覆盖了 100%的色域,同时引入了 AR HUD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 。这一时代的智能座舱 不仅提供更快的连接速度,更丰富的音频效果,还带来了更逼真的可视化和增强现实体验。

全新一代的座舱芯片: AMD v2000 芯片的崭露头角

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新一代座舱芯片,采用 AMD v2000 芯片,其 CPU 算力高达 394K DMIPS,超过了 8295 芯片算力的两倍,具有碾压优势。这一强大的硬件支持为智能座舱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升级的视听享受: AMOLED 屏幕和 HUD " style="border-bottom: 2px dashed #78BBC4; cursor: pointer;" class="dictionaries_wrap"> AR HUD 的登场

视听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升级 。AMOLED 屏幕不仅提升了色彩表现和色域,还将分辨率提升了 70%,视角提升了 180°,对比度提升了 5000 倍。相较于 LCD 屏幕,OLED 显示屏更轻薄、亮度更高、功耗更低、响应更快、清晰度更高,同时具备更好的柔性和发光效率,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更高需求。

智能座舱的 HUD 系统也经历了革命性的变革。 传统的 W-HUD 已经升级为 AR-HUD,基于虚拟显示技术和实体场景的结合展示,提供更好的视角、更多的信息呈现以及更强的融入感。 这一技术的引入将使驾驶变得更为安全和便捷 。

Hypervisor 系统 的引入为智能汽车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这一虚拟化技术支持多操作系统,类似于虚拟机,能够在车辆内部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使得驾驶仪表更加稳定可靠,中控系统更加灵活易操作。这一系统的轻量级特性意味着性能损失很小,同时符合 ISO-26262ASILD 汽车安全标准,确保了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smart OS 的进化历程 也值得一提。在中国市场,smart OS 于 2022 年 6 月首次发布,并随后在精灵#3 车型上市交付。每 2-3 个月一次 OTA 升级,已经经历了 4 次迭代进化,不断提升用户体验。smart OS 1.2.0CN 也即将在 2023 年第 3 季度推出,为用户带来更多令人期待的功能和性能。在欧洲市场,smart OS 也进行了 3 次迭代进化,支持多国语言,优化了多项功能,使得智能汽车的使用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电气架构方案升级域融合:技术革命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正引领着汽车行业的未来 。智能汽车在车身域方面采用更先进的多合一域架构方案,实现多模块的高效融合。核心域控制芯片的核心数量从双核升级为六核,主芯片核心数量也提升了 3 倍。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智能汽车中,计算和控制能力将得到巨大的增强,为更高级的驾驶辅助和自动化驾驶提供基础。

FlexRay 主干网 也经历了革命性的升级 。采用了 10M FlexRay 总线 ,比传统的 CAN FD 总线的波特率提升了约 20 倍。这一升级为车辆内部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时,使得车辆系统更加流畅。同时,主干网还升级到了 1G 以太网,带来了更高的带宽和更快的软件下载速率。 这意味着未来的智能汽车将能够更快地进行软件升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OTA 功能的优化 也是驾驶领域的一大亮点 。整车 OTA 功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可以同时升级更多的 ECU (电子控制单元) ,并且软件的下载速度和安装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和安装最新软件,使得系统始终保持在最新状态。

小结

在电动智能化的浪潮中,smart 跟上了技术革命,正在不断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从车身域融合到 OTA 功能的优化,再到自研 Hypervisor 系统和 smart OS 的进化,智能汽车正变得更加强大、智能和便捷,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驾驶体验。这一发展趋势将继续塑造未来智能汽车的面貌。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