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龙

朱玉龙

关注

如何看待纯电动 Smart 精灵

smart

2022-04-28

作者:朱玉龙

在吉利和奔驰合作以后,Smart 这款车的造型得到了烟烟的点赞,这里不由得引申出一个话题:在目标客户为女性的品牌里面,欧拉先在电动汽车里走出一步,后续还要宝马 Mini 品牌也和长城推出一些小型车 —— 在这个领域里,是否能尽早提高电动化渗透率,是值得期待的。

备注:我们家的 P7 车身较大较长长导致视野要关注的太多,导致上手停车和操控车更麻烦;烟烟这种新手,确实偏爱一个比较好开好停的小车

在城市化小车型这个细分领域,我们能看到奔驰和宝马的电动化过程中,都选择国内的合作伙伴 —— 同样是先用微小型车的平台来和中国车企进行合作。其中一个原因,确实是由于在这个围绕性价比的细分市场,品牌的调性持续性是存疑的,而与吉利和长城两家电动汽车平台均摊下,一个是可以进行某种尝试,另一个是实现一定程度的中外结合。这方面的新形势的合作和合资的效果咋样,我们得持续关注下。

另外,我们还得关注一个情况:如前所述,中国电动汽车这一波还是看自主品牌能否实现系统性反超。

▲图 1. 面向城市小型车 A0

在图 2 里,我把几台小车在 2022 年的销售数据给拉出来了,大家做个参考。在这里的数据里面,海豚的车型全部是 400 公里的 45kWh 的版本,ID3 是 57kWh 的版本,欧拉 401 公里的 46-49kWh 的版本居多,59kWh 的三元版本只有 27% 以下。

▲图 2. 2022 年 三台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情况

Smart 的平台设计

这款 Smart 的核心逻辑,其实和之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吉利和奔驰的资本合作基础上,Smart 在海外的开发遇到瓶颈,从一款短距离和小型车开始变大,所以基于吉利浩瀚 SEA 架构打造,由奔驰主导设计,吉利负责整车工程开发,并且使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在国内生产,并于年内正式上市销售。

▲图 3. 浩瀚电池的短距离版本

从动力和续航来看,全新 smart 精灵 #1 的系统为:

  • 永磁同步电驱,最大功率可达 200 千瓦,峰值扭矩 343 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 6.7 秒(这个加速时间意义再高意义也不算大),在 Premium 还配置了 SiC 的驱动器,比 Pro + 版本提高了(535 公里到 560 公里)—— 这个比较有意思的配置;
  • 搭载了 66 千瓦 时三元锂电池,从倍率来看设计为 2C 的充电,这个充电速度在小电池上体现出来的效果比较好,也是支持 150 千瓦直流超充, 10% 到 80% 的充电时间设计为 30 分钟 —— 对照浩瀚的电池模组的情况,应该是相似的;
▲图 4. 66kWh 的电池集成化模组的设计,在原有架构上做一个短电池版本

从这个意义上,66kWh 的版本可以使用 LFP 版本往下做,然后覆盖 400 公里的里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吉利往铁锂来做以后,可以把价格往下探一些。

▲图 5. 其实可以出个 LFP 版本

在这个设计中,座舱设计也是比较让人关注的:这里主要分了一个长条造型的 9.2 英寸液晶仪表来显示基本的驾驶信息,然后用一个 12.8 英寸中控屏幕,这是从 Model 3 以来大家比较接受的设计,同时还配置了 10 英寸 HUD 抬头显示。

这三个显示屏,通过高通骁龙 8155 智能座舱芯片,来进行支撑。座舱的软件系统由 smart OS 全场景数字生态车机系统,也是从封闭迭代到开放式系统。

▲图 6. 整个座舱的设计,有点萌

技术扩散下,外资品牌的改造

上面所说的,更多的还是假设一种可能:我们在观察海外品牌在设计和开发中,哪些地方比较慢?

电动汽车平台,在开发中需要和原有的平台,原有的设计规范,原有的设计流程和人员打交道,整个开发时间是少不了的,特别是所谓平台,需要一轮一轮的人员来评审。而下个阶段,内卷的中国市场,已经让国内沉淀出一些投入巨大的平台,单个车型可以进行迭代。

所以电动车平台的迭代,其实演变成新形势下的模块化。持续观察奔驰和吉利、宝马和长城,在小型车方面的实验能否扩展或者有一些启示,这个比较重要。

▲图 7. 迭代过程中,是否需要对原先的降权,然后对一些重要的部分升级

小结:在当前的产品特性,随着纯电动价格往上涨,之前自主品牌和特斯拉打价格战的模式最终走向终结 —— 这个趋势变化,会让自主品牌需要拿出差异化,来凸显出使用性价比之外的东西;而合作模式的自由,我们也能看到日本和欧洲车企在中国的尝试,我觉得这点很有意思。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 42 号车库独家使用,未经 42 号车库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评论 · 0

0/3
大胆发表你的想法~
评论